成长的仪式感

现在是2018年1月2日凌晨1点刚过,本该0点前记叙的小情绪拖到现在才开始,都怪广州塔的灯火新年里格外斑斓,珠江的岸边小地方奔来的心躁动难平。

成长的仪式感_第1张图片
2018.1.1小蛮腰游客甲

执着于为这份奔波记叙点什么,本身就是一种仪式,而我记叙的动力,反而是内心对这种仪式感的排斥。很矛盾呀,这种无法摆脱的心理暗示,像一道道随行的暗影,压抑又无能为力。

在学校呆了近20年,每次升学都伴随强烈的仪式感。小升初记忆最深,其仪式来自自我,包含主动的意味,再不肯大人干扰,包括学习、交朋友、和同学相处、喜欢某个女生、打架等等,统统将自己定位到“小大人”上,那时仪式感很强,叛逆是最强烈的表现,淋漓尽致;高中,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心里都是学习阶段苦的巅峰,这种印象的固化而后强化,将初升高的仪式感似乎封存,但其实,外化的隐忍也是仪式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刻苦学习,刻苦是高中生的普态;而高中升大学的仪式感,最露骨也最俗气,常常是集体散漫和父母的大宴宾客(包含传统文化中科举制度的遗存)。

工作是一个分水岭, 于己而言,是一次自以为的彻底独立,仪式感也就更入肺腑了。大学毕业,考研复试失利,还没有为后来的工作制定更详细的计划便一股恼投身其中。开始工作的那一刻心态是有明显变化的,最刺眼的是急切的自力更生,真真是茫茫大海而自己为渺渺众生,置身重庆CBD旁一个不足6平米的“自由域”,整日整夜的自我对话可以定义为强烈的独立宣言。一年的时间,跑遍重庆贵阳的街头巷尾,反复辞职、反复搬家、反复面试,内里是独立与妥协的结合体,躁动如脱缰的野马,如15年6月的A股股市。

从高考志愿填报到今天,匆匆是七年已去,从大学毕业到如今,三个年头更如烟云。今晚是流浪深圳的第三个夜,盼了好多年吧,今夜格外惬意,街头的老森林青年旅舍,静卧窗前,正对面恰是深圳第一高楼平安大厦灯火不眠,目力所及是立交桥公路车流不息荧光闪烁,冬夜里此刻的深圳温度停留在18°,六人间几个哥们天南地北,广东、湖南、安微,女生间店长是个90后茂名萌妹子,恰好今天也穿一件比我的还大号的红色小卫衣,还留了个合照,旅店老板说她有一个梦想要住进森林,明天出发西安践行16岁时留下的梦夜游华山,店里还遇到了传说是大神的女程序员,辞职在深圳呆了六个月昨天回南京的30岁大哥,两位结伴而行不知道下一站目标前往火车站的会说白话的广东江西小哥,还有一位每天白天在深大上课晚上网吧刀塔11点准时回青旅住宿的神人,此刻正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天下好大,并非只为利来利往。

成长的仪式感_第2张图片
2.18.1.4老森林青年旅舍装怪

从开始记叙到写下这点小情绪,不觉已过了三天,当天的心境变化了好些,故事也发生了转折。

今天订好了周末去上海的机票,200多次的投递终于是迈入了几年前梦想的起点,仿佛又是一个循环,如大学毕业那会的焦躁、独立、妥协再次袭来。这些天从成都到贵阳到广州到深圳,以为是终点了,偏偏犟不过内心的小执着,折腾了一圈,手续费交了不少,好在几个城市都很温暖值此一游,不是股市里的零和博弈。朋友呀,真如冬月深圳艳阳天里异地重逢三言两语比天大,如点都德虾饺里意外的大虾,如寒风中贵阳大街小巷间流窜灯火里共忆18岁的天空。

如这些年投身股市的最大缺陷,原来生活和工作里不安分不自信不闻风险的成分也如影随形,得快点成长呀,要静如处子。

毕业一年返校到再次离校,时间无法画在布上,它更像没有尽头的流沙,加速度永远为正。好在有流沙激起的风,就乘这风,遨游一番心心念念多年的天地。

远行越久,仪式该会愈加弱化。自然,在亲人那里小辈永远像没出过家门的孩子,但与其为了证明自我独立将这种关心看做束缚性的仪式去排斥,不如收起这点小倔强小自尊,好好享受这份天然的关爱不是更像小大人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