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抢劫公交,母亲怒扇其耳光,亲自把他送到警局

文/静态极妍

  一

最后一户贫困户终于搬走了。春华姨搬家的那天,乡政府特意放了鞭庆祝来庆祝扶贫工作的圆满成功,亲朋好友们也都来帮衬着。

说起做春华姨工作的事啊,乡政府的人个个摇头。不知道乡长李兴邦用了什么计策,让钉子户刘春华乐呵呵搬走了。由此,个个都对新上任的乡长佩服不已。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乡长李兴邦通过走访调查、上门慰问、过节登门等方式,终于摸清了刘春华的的底子,根据实际情况,为刘春华量身定做了一套扶贫政策。

据悉,刘春华年轻时候也是村一枝花,人美学习也好。眼瞅着就要上大学,突如其来的变故,刘春华就辍学了。刘春华的爸爸所在的煤矿发生了坍塌,刘爸爸人被埋在了矿里。刘家的顶梁柱就此倒下了。弟弟自知学习不好,背着刘爸爸的旧行囊到出门打工,供成绩好的姐姐继续读书。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刘家人还没有从刘爸爸的过世的悲伤中走出来,弟弟在工地从高处跌落,腿受了重伤。三个月不到,家里就损失了两大经济来源。为了给残废的弟弟治病,母亲借遍了亲戚朋友。母亲焦急不已,人一下子瘦了三十斤。

刘春华辍学来到广东打工,起早贪黑,每一顿都是白馒头加白开水,几乎没沾油腥味。刘春华从一个白胖的小姑娘,变成了面黄肌瘦的可怜人。即便如此,可一个月也才挣三十块钱,弟弟的治疗费则需要一百多块,挣得那点钱,远远不够医药费。

弟弟的病情恶化了,需要一千块钱的治疗费。刘春华与刘妈妈就是卖血也挣不了那么多钱。母亲不忍错过治疗机会,一狠心就把刘春华嫁给了当地的胡姓万元户,收了彩礼给弟弟治病。

一年后,刘春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坐月子的时候,刘春华吃得胖胖的。坐在那里,就跟一座山似的。儿子的到来,多少给刘春华带来一些希望。

胡家二老身体不好,孙子才学会走路,两位老人就相继离世。没了老人的约束,胡老三就暴露了天性。

胡老三每天早出晚归,晚上回来时醉醺醺的。刘春华忙着照顾儿子,又要操持家务,抽不出空来追究胡老三都干了什么。直到有一帮人找上门来,刘春华才直到胡老三在外面欠了一屁股的债。刘春华不肯给钱,他们就乱砸东西,吓得儿子躲在刘春华的怀里直哭。来者没找到钱,当着刘春华的面切了胡老三三根指头来抵债,最后就把家里唯一干重活的牛给牵走了。

刘春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胡老三说道:日子没法过了,离婚。胡老三心里明白,家里就靠着媳妇养,不能离。于是握着血手,用头使劲扣地,嘴里发着毒誓,再也不敢赌了。

儿子在怀里哭的梨花带泪,刘春华看着泪眼汪汪的儿子,心一下就软了。

牛没了,地里的活还需要人来干。在田地里劳作,刘春华练出了一身的肌肉。与胡老三站在一块,人家还以为他们两个是哥们儿。

经过胡老三这么一挥霍,现在的胡家,完全看不出有当年万元户的模样,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也不为过。胡老三总算肯安分度日了,虽然他时常犯懒,刘春华在旁边监督着,他也掀不起风浪来。

日子很难熬,好在,国家每年都会给低保金,这才勉强维持得了生活。胡老三是靠不住了,刘春华就把精力都放在儿子胡安身上。

小学时,学校离家里近,刘春华每天都可以辅导儿子的学习。贴满墙壁的奖状,就是对刘春华最大的安慰。

转眼胡安就该上中学了,在哪里上学,刘春华与胡老三有了分歧。胡老三认为儿子在本乡公办的学校读书就好,又不用掏钱买饭吃。私校学费贵,生活花费也高,两个人累死累活也才够儿子上学。倒不如现在存点钱,以后也舒坦一点。

刘春华则认为学习地点和学习的氛围很重要,钱可以挣,但孩子只有一次少年,无论如何也要让儿子上私校。

胡安在小升初考了第一名,有所私校表示,只要胡安来学校就读,就免除学费。就这样,儿子胡安踏上异乡求学之路。

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刘春华鼻头一酸,想当年,自己差点就了上大学,过着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儿子的成绩是刘春华生活的动力,每次听到儿子汇报成绩,心里都是暖暖的。付出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

儿子打电话来,说端午节会回家。

刘春华一大早就把胡老三从被子提起来,拉着他一起逛街买菜。家里很久没有买肉了,胡老三专挑肥的捡,买了一大堆。要是换做平时,刘春华一定瞪大眼睛,怒吼,放下。

胡安在饭桌上侃侃而谈,说的全是刘春华爱听的话。胡老三表面笑嘻嘻,实则暗暗叫苦,这小子,肯定又要拿钱了。酒饱饭足,儿子居然没要生活费。胡老三暗自庆幸,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二天,刘春华看到了儿子胡安留下的一封信,说他把柜子里的钱拿走了,希望爸爸妈妈原谅他不辞而别。

“坑爹啊,那可是我辛苦挣来得,居然全都给我拿走了。”胡老三用手捂住胸口,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

“儿子上学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出,可他一下子拿这么多钱,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刘春华拨打儿子的手机,结果是关机。刘春华给班主任打电话,才知道儿子称病,好几天没有去上课。

刘春华与胡老三赶到学校去,与老师们沟通了才知,儿子极有可能跟着当地的混混外出打工了。

在学校里,刘春华才了解到儿子一直以来都在骗自己。一个从农村来得小伙子,一下子从农田生活转到城市生活,有些不适应。儿子自尊心强,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与同学们互相攀比。在一次聚会中,他认识了一个社会上的人,自称能带着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胡安被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给迷住了,逃课跟着社会人混江湖。刘春华气的发抖,立即就报警。在警方的帮助下,刘春华联系上了儿子,儿子说什么也不肯回学校读书。儿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脾气刘春华是知道的,于是无奈地任由他发展。

刘春华心里头憋着一股气,无从发泄。

刘春华死活不肯搬家,原因就是在这里了。儿子叛逆出逃是刘春华压在心里的大石。只要儿子不回家,她哪里也不去。胡老三骂她固执,迂腐,死脑筋。

扶贫工作者来家里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可都没有成功的。乡长李兴邦从胡老三入手,给他讲了不少关于搬迁的好处。胡老三听得哈喇子直流,一时没忍住,悄悄跟着搬迁的人一起去看新房子。发现房间布局还不错,阳光充足,格局够大。

回来以后,胡老三就跟刘春华讲他看到的种种,把扶贫工作者的话念叨在嘴边。任君口才有多好,刘春华依旧不肯搬。眼瞅着一户户搬出这块贫瘠的地方,胡老三心急如焚。胡老三只能到城里请小舅子来给刘春华做思想工作。

小舅子走了以后,刘春华反复思量。决定到城里头看看。

胡老三在镜子面前不断的拨弄着头发,整理衣衫,反复端详着。仿佛像是去相亲的小伙子。刘春华穿着简单,脚上穿着一双拖鞋。胡老三碎碎念道,生活太没仪式感了。

公交车上,胡老三头倚靠着刘春华,时不时的会发出傻笑的声音。车子渐渐向城市驶去,家乡一点点的消失在地平线。刘春华看着沿路的风景,心里想着儿子当初是否也像她这样看着城市的风景?

儿子已经四五年没有回过家了,现在也快二十了。虽然儿子有打过几次电话,每次都匆匆忙忙挂断。已经三个月没有儿子的消息了。一想到儿子,刘春华的眼角开始湿润。

公交车又停了一站,看着就快到城市了。刘春华望向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依稀看到了儿子的身影。要是儿子该多好,刘春华在心里默念。

一群非主流打扮的人上了车,手里都提着袋子。刘春华紧紧的盯着其中一个少年看,那少年眼睛也正好投向刘春华。天哪,居然是儿子。几年不见,他怎么变成这样了。

刘春华快要喊出儿子的名字之前,其中一位手臂纹着龙的男子掏出匕首大喊一声:抢劫。其余两个同伙也拔出刀来。司机吓得赶紧停下了车。车上的乘客纷纷抱手低头,胡老三一把按住刘春华的头。

刘春华一把推开胡老三,拽着脚底的拖鞋,怒气冲冲地向着其中一个匪徒走去,用拖鞋使劲扇他的耳光。一边打一边骂:龟儿子,四五年你不回家,一回家你就干出这种事儿,你怎么对得起我。越说越激动,打得越使劲。

众人都被这场面给吓到了,有些强壮的男乘客乘坐劫匪不注意,夺下他们手中的刀。劫匪们蒙了,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被众人制服了。

刘春华随着众人亲自把儿子送到警局。

经此一事,刘春华想通了。刘春华与胡老三把家搬到了城市里,在相关部门的培训下,他们很快就学会在城市里谋生。

刘春华与胡老三合计,等儿子从监狱里出来后就送他去学一门手艺,儿子踏踏实实的生活才是最要紧的。

梦想总被现实冷冷地打下,可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谁能保证生活会一帆风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儿子经此一事会有长进。只是这代价太过沉重了。

儿子抢劫公交,母亲怒扇其耳光,亲自把他送到警局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子抢劫公交,母亲怒扇其耳光,亲自把他送到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