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双城纪——什邡与西宁

【远行】双城纪——什邡与西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其实是个很懒的动物,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他们更愿意长期“冬眠”。如果不真心去感受,以我们的懒,真的很难发现这世界的改变,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错误的认为那就是自己的全世界,直到当你迈开脚步,走出习以为常的环境,才会看到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天大地大。

出发和达到,有时候是时空错位的感觉。

这是忙碌的半天,早上8点半,仍在双流机场徘徊,到中午11点,却跨越了大半个西部地区,站在青海的土地上。过去我们常说,行为会不及思想,因为思想来的“很快”;而现在,我们的思想却赶不上行为,在我们不知不觉间,交通工具已经把我们带得很远,如果不是强制性的接受,把自己放在另一个城市的一个密闭空间,似乎会真的感觉从未离开,这算是思想的惰性,反应的是有些迟钝的东西。从四川到青海,用了2个小时,但这只是属于身体的2个小时,我们还需要用2倍,4倍的时间去消化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认知与行为达成一致。

从繁华到荒芜,有时候就在瞬间。

在去机场的路上,听说要到西宁,师傅轻轻吟诵了一句“大漠孤烟直,长虹落日圆”,这是一种壮观,同时也代表一种情怀,假如让我交流到这个地方任职,在选择工作还是选择辞职上,我可能真会反复思量,毕竟人有时候家庭和工作不可能两全。透过车窗外,川西平原一片绿海,在车速的带动下,满眼的郁郁葱葱,真的感觉到满世界的生机和活力,即使有这份感触,也从未觉得这份环境会是别人的天堂;在外奔波的人都有一种感觉,离家的飞机总是很颠波,而归来总会很平缓,这次也不例外,随着机舱的摇晃,透过窗外看到一片荒凉的世界,内心满是纠结。为什么说是荒凉,因为以我坐在飞机上的高度,一眼俯望下去,竟然看不见任何建筑物,连树木都踪迹难寻,只有一片片的黄土高坡,被多年雨水侵蚀后沟壑纵横,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种苦,望着满眼的黄沙,委屈的有时候会连话都说不出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如果走在川西平原,会说“这是天堂”。

繁华与荒凉,有时候就是邻居。

直到飞机快要降落,我才缓慢地看到少些高大的建筑物,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这也算是人类工程的一种奇迹,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代入的努力,建城容易改造环境难,但他们硬是在这一片荒芜之中,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熏陶,塑造出一座现代之城——西宁,西部大地上的宁静之城,充满了现代和魅力,几乎集合了一个地区的资源,站在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永远无法和荒芜联系在一起,但城内热闹繁华,走出城,又是一片荒芜,这是大自然的馈赠,送给勤劳的人们。听说,城外不远处,就是风沙漫天,我想任何一个人身处这片天地,都怀有壮丽和苦涩的情绪,这里有极尽视线的广袤,也有让人绝望的荒凉,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在古代诗人眼中,算是埋藏情怀之所;在政客商人眼中,算是苦寒贫瘠之地;在地理学家眼中,算是地广人稀之域;在往来游客眼中,算是宁静神秘之选。而在匆忙的出差人眼中,这更多是一处歇脚休息的驿所,明天,迎着晨起的朝阳,又将开启新的出发,而出发,只为更好的到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行】双城纪——什邡与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