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基于笔者观察思考,本文希望抽象出几个简单易追踪的指标。以确保今后可以用最少的注意力来判断币乎是个值得持续加码的项目。从而把更多地时间留给学习和实践本身。
对于挖key,最近@kobe写的很多。逻辑推演我不认为全对。真实的规则应该比kobe所指的要细致很多。官方也可能不便挑明。
挑明就有羊毛党应对嘛。。。躲在暗处也未必是恶。当我们加入币乎这个游戏的时候,就因该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对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虽然,在我看来,还应该更中心化一点。还应该有更强大的编辑制度。
投资领域里的事,是最容易形成乌合之众的。而币乎上明显有些普通水平的写手赚走大量key,这现象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key激励了羊毛党,而羊毛党其实是不看文的。不看文盲赞又激励了不注重内容输出,养活着靠四处拉赞维系热度的写手。拉赞,在目前的币乎,其实是种局部理性。(之所以说是局部理性,是因为拉赞虽然短期有利小部分人,但长期来看伤害社区,伤害key的价值。)
就kobe的文章来说,推演到这个程度确实很动人。数据也够翔实。最难得的,是他的文章已经足够指导战术。
有用的就是好文。
但是,有赚key战术并不够。要解决一个战略问题:遍地是黄金的时候,为什么要消耗资源赚key?(本篇先忽略mykey项目,只谈币乎。)
或者说:有哪几个关键指标可以让我们比较清爽的做出持续加仓key的决策。
就如同要想清楚比特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一样。要想清楚key的意义。理清维系这个意义的关键指标,才能在竞争中和熊市中持续坚定的加仓。
币乎是内容经济,是流量经济。币乎要想在区块链领域站稳脚跟,就要在这两个领域追求头部位置。
前沿文章对比巴比特。构建区块链行业研究价值。区块链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科技行业,一切投资价值的基点一定是判断“万物生长中的长寿者”。做这个判断需要持续观察思考,但对多数人来说,刚需是看高手怎样观察思考。巴比特的价值就建构在这刚需之上。在这层逻辑上,巴比特的质量无疑是最头部的。巴比特上有大量的内容创作团队和精英作者。内容质量远高于币乎。可是,从蓝狐笔记和江卓儿的案例来看,他们在币乎未必能获得成功。原因可能是币乎的制度更奖励自媒体。这里更强调抱团,运营,社交。而传统的内容团队往往太冷漠,太高高在上了。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无力改善的。可通证激励的魔力就在于此。
有三个维度:
1币乎作者高频输出必定需要高频输入。而币乎作者为了维持收益就要展开认知竞赛。这就意味着更大量的学习和练习。这种内在动力不是外边媒体比的了的。就提升认知来说,币乎一月,币圈一年。
2币乎发布赶上了熊市。这给key激励打了折扣。如果下轮牛市,key每天的激励力度可以持续远超媒体业工资水平呢?那肯定会有很多优秀作者来币乎深耕,此消彼长。币乎文章质量提升用户数提升。最后,机构也好,微博巴比特大v也好,将不得不来币乎写作。
3币乎原生大中小v将会借助粉丝和认知逐渐获得影响力。他们的信条是“持有一个币而不去cx它是不对的”。高认知人士喜欢高认知人士不是?
在这过程中,我们要观察的指标是:币圈优秀作者的总注意力有没有向币乎倾斜。
目前观察到威廉、比特傻、王团长的案例,说明这个趋势是肯定有的。考虑到:1牛市整个圈子曝光率提升,微博微信会展开新一轮屏蔽,币乎将会是最有归属感的平台。2很多项目和大v其实已经注册并发文,只是没开始好好运营。而这个动能不足的问题会随着key上涨和币乎用户增加而指数增加。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币乎在这方面的潜力。
持续讨论比微博。构建区块链领域话题广场。币乎这方面还是很弱的。社交还处在大v玩私交互捧层面。偶尔有文章互动,也很难被追踪到。最重要的:币乎读者是没资格参与社交的。这一点输了微博十条街。
微博上经常有热闹话题。比如匿名币讨论,比特币分叉讨论。而币乎内容保鲜期太短,不够发酵成持续讨论。
机会在哪呢?
首先是币民小众,本就需要报团吐槽,抱团交流。人以群分嘛。要是币乎能有私信和群组,谁还跳来跳去转微信群?谁还去微博搭理不懂得韭菜?
评论的力量还没发挥出来。要知道微博讨论手段就是评论转发。币乎要解决的问题有二:1提供评论筛选机制。2增强作者晒评论的动能。私以为小步试错,这两点都有解。
社群搭建看微信群数量。构建区块链种子社群搭建价值。
目前来看圈内搭社群靠拉群,微信为主,电报其次。币乎要想在这方面发力,我认为首先要完成闭环。
闭环包括:项目方,作者,读者,群
不知道币乎官方有没有开发群功能的打算。我认为这是建立护城河的关键要素。在币乎建立币圈最热的讨论群,相信既有利于发现作者,又有利于持续推进项目。
目前没有这个功能,用户不能改变什么。但可以观察间接指标:币乎微信群数量和人数。
这没什么技术含量,看到经常有人拉新群就明白了。如果有一天开始拉项目群。加仓。
策略影响比雪球,解决投资者实际问题。
币圈一面是科技,另一面是交易市场。我最早认为币乎更像知乎。如今感觉差别还是很大。知乎重内容轻大v。更多的是分享。而币圈现在需要的,显然是意见领袖。咕噜说过币乎是有瞄准雪球的。
币市的波动决定了参与者很多人都是短线。选币和策略就成了高频刚需。这方面我了解不多,但我也是进过短线交流群的。朱荣、北方、中山石似乎比较知名,目前,他们还都没加入币乎。
币乎白皮书提到过将来要有小密圈功能,我相信这方面会比知识星球做得好。前段时间币乎的口号是“币事不决上币乎”,也印证了项目方想在这方面发力。
跟踪这个维度的进展的关键指标目前只能是看热门项目是否在币乎上早就有了介绍文字。案例来说hot算一个,grin算一个,鲸交所算一个。币民了解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地看到币乎字样,加入币乎,建立在币乎寻找答案的习惯是自然而然的。
我发现币乎有大量eos和dapp玩家。如果将来eos成器了,这里恐怕是元老们的聚集地。再加上币圈定制小密圈,币圈雪球不成问题。
总结三个关键点:
1前沿文章对比巴比特。构建区块链行业研究价值。
2社群搭建看微信群数量。构建区块链种子社群搭建价值
3策略影响比雪球,解决投资者实际问题
对应三个关键指标:
1币圈优秀作者的总注意力有没有向币乎倾斜。
2币乎微信群数量和人数。
3跟踪这个维度的进展的关键指标目前只能是看热门项目是否在币乎上早就有了介绍文字。
个人观点:以上就是比总用户数,比主升浪更关键的币乎基本面。只要是以上三点在推进,大可踏实在币乎耕耘,踏实逢低买入。
近期会连续长文聊币乎问题,欢迎关注。留言是最好的点赞。
(本人授权bh好文好报群摘编,转载以及相关转授权推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