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下陆柬之《文赋》

      这是唐朝非常出名的行书,是极少见的墨迹精品。全文是陆机的《文赋》,那么大概是西晋文学家,大概这篇文章1000多字吧。写出来非常漂亮的行书,其中杂了一些草书非常优雅,写的时候真的感觉非常的雅致,文韵流转,华瞻异常。

      我在其他文章中就曾经说过,当我们看见一件非常少见的精致的作品的时候,不妨先全文遴选一遍,这不叫做临摹,而只是做准备工作,也就是相当于阅读一遍欣赏一下,那么这样的话呢,会对全文的气脉有一种总体的把握,全方位的感知。然后接下来再开始慢慢的临写,刚开始的时候写,大家可以看到,的确有些写的不怎么样,随着临的时间的深入了,逐渐逐渐的象后边几页就稍微好了一点。写的时候也就相对而言好像认识一个朋友,只知道他穿什么衣服,多见了几次面之后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打扮,涂什么样的化妆品。走路的样子是什么样子,音容样貌各有不同。如此多临摹几次就成了逐渐熟稔的好朋友、熟人。这个时候可以整体上把握它的神韵和气韵,临写的时候完全把握,而自己创作作品的时候,也能够逐渐逐渐的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的话呢,就达到了临习和创作的临创状态

      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最好的方法,不用去搞现在的什么创新艺术啊。当然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啊,不要让形式大于内容。我认为最没用的形式,就是那种华而不实的,非常夸张的,又没有多大意思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在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故意用什么红色的笔啊,但是我提醒下,其实用朱砂来写字,这种情况一般的来说,古代的那种说法,除非你是道士,不然的话这应该是给自己招来祸的。好像西方的传统,你用红色圆珠笔给人家写信,也就是意味着挑起决斗,是不好的东西,所以这些忌讳我们要自己注意。

      如清朝著名的大书法家王铎在他的临写魏晋时期王羲之他们的作品的时候。基本上什么哀呀,痛啊死啊悲啊,这些表负面状态的字全部都不临,然后把其他的揉在一块也形成了自己的独有风格。当然我倒是觉得有些过份。想到前段时间有个书法家说,在您写六朝墓志的时候,因为都是阴气重的嘛,所以不要完全的投入进去,也写点其他的。当然从这个方面来说,这又是中国的独有传统了,强调太过固然不好,而且这也没有多大意思,可是呢,坚持这样认为,他必然对他的整个精神神态也就有一些总体的把握,甚至会有所影响。

      所以我们在临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些方面,当然过于注重这些有迷信之嫌。我个人觉得是不大可取的。因为一封一封的信吧,当然应该直接把它临完了,才有神完气足的整体状态的把握。当然这也是看个人的状况,所以我们在这呢也就给大家作为一种参考,当然方法是不是采取全凭可以自己,我呢倒是觉得应该有存其全貌才好一点。写着颜真卿多写点,柳公权多写一点,赵孟頫多写点,欧阳询多写点,那当然都是很好很好的。言人人殊,取舍在己。

      好就这样,谢谢大家的关注。

写一下陆柬之《文赋》_第1张图片
写一下陆柬之《文赋》_第2张图片


写一下陆柬之《文赋》_第3张图片
写一下陆柬之《文赋》_第4张图片

写一下陆柬之《文赋》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一下陆柬之《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