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

(提示:本文内容较为深奥,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耐心,读完以后一定有所收获)

这篇语段选自Ways of Reading : Advanced Reading Skill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Literature,读完之后觉得一些观点颇有见地,自己也备受启发。故结合试卷解析翻译如下,考虑到译文可读性,对一些词句意义按自己的理解表达,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如有疑惑可找原著阅读或者留言讨论,敬请谅解。


翻译原文:


你打开一本书,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中间省略一段文字材料)


你是如何将阅读进行下去的?显然,你调用你隐含的语法知识,从区分每个词语的意义,到弄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角度试着去理解文本。如果你对一些词语或俗语不太熟悉,你会利用语境中呈现的线索去揣测它们的意思。假设这些语篇实体在后文会联系起来,你将它们以及可能的关联记在脑子里。接着你开始推断文本的语境,譬如确定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言语事件:谁在说话,在对谁说,在何时,在何地。

当你在运用这些解释的策略(它们适用于所有语篇,不只是文学作品)时,你可能会去揣测眼前的文本属于哪一类:它是如何被归入你觉得是的语篇类型,或者说体裁。接着你碰巧发现刚刚拿起来的这本书的前言有这样几句话:“在我过去写的一些小说中……”,于是你猜接下来的文本会是小说,正如它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月亮宝石:一个传奇故事》,威尔基·柯林斯著,1868年出版。你可能假设你在读一篇比较正式的书信,但这一假设马上会归入一个更复杂的模型中:这是一篇在叙述框架下的虚构书信……(中间省略一些具体的书本内容)因为这是虚构的语境,你必须调整所有简单直接的阅读方法。你原先断定你所读到的都是“严格并且字面上的真相”,这种看法可能在这本书里的虚构世界适用,但超过这本书的范围恐怕就不能成立。(注:由于篇幅和背景资料的原因,该段在原试题中略去)

毫无疑问,上面所指出的阅读方法属于理解一类。但是它们所呈现的理解不仅包括被动的吸收,还包括推断和解决问题的主动参与。作者用详细的论据和线索将一些信息呈现在你面前,希望你理解,你可能会对这些信息加以推断。你也可以做进一步的推断,例如文本对你有何意义,或者它的合法性如何——这些推断构成读者个人对文本回应的基础,必然与作者关系甚微。

这样看来,每位读者的阅读理解都不会在完全一样的轨道上。问题不在于找回那些能被人准确读出或校核的,绝对、固定或者“真实”的信息,也不在于找回某种文本与世界的永恒关联,而是在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本信息语境信息的互相关系的基础之上理解文意,前者即读者在文本结构(特别是它的语言结构)中发现的各种组织形式或行文模式,后者即读者在阅读文本中所代入的各种背景信息、社会认知、信仰和态度。

那些背景信息必然会反映读者的身份信息。诸如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读者的性别、种族、年龄、社会阶层,这些因素都会促使读者倾向某种解读,也同时模糊甚至屏蔽其他的解读。然而,这并不会使得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仅仅具有相对性,甚至毫无意义。正因为读者出于不同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社会经验,读者会对同样的一篇文本形成不同但又有所重叠的解读——包括那些涉及到人类根本问题的文本——关于这些文本的讨论,在信仰和价值观的社会讨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读者来说,如何阅读一篇给定的文本还部分取决于对阅读该文本的兴趣点所在。读者是为了找到某种回答,以求达到一门指定课程的要求而研读这篇文本的吗?还是纯粹为了乐趣?亦或是为了寻找信息的快速浏览?在火车或者在床上的阅读方式可能和在研讨室阅读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层面的阅读表明——正如后文介绍的其他阅读一样——我们将某种潜在的(通常不被发觉的)议程安排代入所有阅读行为当中。我们没必要觉得某种阅读方式比另一个更加充分、高级或者更有价值。理想情况下,不同层面的阅读方法互相补充,互为有用的参照,互相平衡。它们组成你整体读写素养的阅读部分,或者你周围文本环境的关联。



感想正文:


文章最突出的一点应该是对接受理论的理解。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德国兴起的美学思潮,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次将读者纳入文学作品研究的中心,把它放在与作品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详细了解可以去看百度百科和相关著作。

我个人认为,从宏观层面上可以这样去看待作品,读者和阅读行为这三者的关系作品(文本)是一枚石子,阅读是将石子扔入深井(意识)的动作过程,而读者的反应则是石子落入水中溅起的一圈涟漪,涟漪在以各自落脚点的圆心形成一片区域,随着涟漪的扩散传播,不同的涟漪互相激荡,无数个涟漪叠加的总和就代表作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阅读则酷似在一片幽深的丛林里探索,探险家们带着自己的记忆和装备(时代的烙印),在这片丛林里收获果实,遭遇意外,也同时给丛林留下一串宝贵的足迹

有了上面的基础,我们来挨个说文章中的论点。首先说阅读理解。我们捧起一本书(或者读一篇文章),首先可能希望对这本书有一个总体的概念:譬如这本书属于小说、传记还是评论,也就是体裁类型方面的判断;还有这本书的作者,他(她)是哪个国家,什么年代的人,他做过一些什么事情,得过一些什么奖项,也就是作者方面的了解;还有这本书的创作缘由(当然这一方面相对会少一些),作者是因为失恋/采访/时事热点/纯粹为了创作而写下这本书的吗?当然,一本书提供的信息相对更多,大多数时候我们读一篇文章,背景信息会非常匮乏。但不管怎样,这些准备只能姑且算作热身(就好比已经看过部分村上作品的人,再看他的作品会感觉到熟悉和轻快一些),真正重要的是阅读,走进书中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斑斓多变,可能深奥晦涩,可能汪洋恣肆,也可能平淡无奇,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作者所写与我们观念和认识中有相同与不同之处,在这个时候我们便开始动用理解。

抛开一些应试的阅读技巧,我们通常所做的理解还是逐字逐句地接受、处理信息,遇到疑惑的地方停下来,试着去揣测作者的意思,在一些特别的启示下,将当下的词句与前文联系起来,仅此而已。不同于音乐的复调、绘画雕塑的整体直观,阅读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木心老人也曾说过,这是“文学吃大亏”的地方,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欣赏和享受文学,但它会势必影响到我们的阅读理解。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时候文字的意义需要多次阅读,反复琢磨才能被掌握。当然这也跟文字的类型有关,文字大可分为主要传递信息和主要传递思想感悟两类,这两类中会有交叉部分,对于传递信息的,就是通常的教科书、科普读物、新闻评论等,只要理解其逻辑和内容就足够了,读者的吸收为主,但传递思想感悟的,譬如诗歌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还有类似哲学和理工科等科学著作,阅读理解则侧重于思考和共鸣。而事实上,后一种理解属于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它需要读者的主动参与。而这便是接受理论的重要意义。

读者一旦主动参与到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便如哲学所说“主体介入客体”,读者势必会给作品本身带来影响,便如文章中所说的,“读者在阅读文本中所代入的各种背景信息、社会认知、信仰和态度”,这些都会影响对作品的解读。而事实上,作品一旦完成以后,便不再属于作者,而是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它拥有着自己的内容,当人们对其作出不同的解读时,实际上也在丰富它的内涵,为它增添更多的元素。读者是有主见和偏好的,文本只是一系列客观的文字符号,当读者以阅读的方式介入文本,这就是主体能动性给客体带来的必然结果:文本的内涵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离开了读者,作品也无法实现其自身。当然,值得提的是,读者主动参与的程度,和文本类型与读者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本类型上文已经有所提及,读者素养也是一个问题。文学大家钱钟书自称“食肠甚大,粗细不择”,古今中外,雅俗共赏,而一般的读者往往钟情于通俗大众读物。品味不同,对不同的作品鉴赏力就不同,主动参与的程度也相去甚远;另外读书的习惯也会有不同影响,有人喜欢读书时标注、做笔记、写感想,而有人读完便放在一边,数日即忘,他们对文本的贡献自然不同。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阅读还是一个历时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对个人而言,对同一作品的阅读,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记得蒋捷《虞美人·听雨》里,将听雨分成少壮暮三个时期,读书也是一样,随着个人境遇不同以及经验的增长,作品就像一枚旋转的水晶,会呈现出它其余的各个面。有人说书其实是一面镜子(在以前的文论里我也有所提及),在我看来镜子可作两面观:一是反射镜,读者通过读书看清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共性和个性),以及自己与时代的联系,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也就是观己;二是棱镜,通过读书读者可以看见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与当下所在的世界互为映像,也就是观物。我们往往倾向于后者,却忽略了一点——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同等浩瀚和博大。

阅读的历史性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历史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作品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点,一是一部作品(通常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接受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解读,其自身便负有历史的厚重感,像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与一般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二是作品因为种种历史条件限制被列为禁书,像《1984》、《洛丽塔》等等,不得不让人感慨作品也是应该“生逢其时”。从读者角度来看,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会受到前人的解读或者自己过去所读作品的影响,从而影响自身对当下阅读的作品的解读;二是读者受到历史眼光的局限,往往对一些优秀的作品“视而不见”,这也是为何一些作家像卡夫卡、诗人狄金森直到死后才得以闻名,真可谓“走在时代前头的人”。

文中也提及阅读的目的性对阅读的影响,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的阅读、为了乐趣而开展的阅读和为了研究文本完成的阅读,三者迥然不同。第一种是为了获得某种信息、思维好灵感,第二种是纯粹的消遣和享受,最后一种则是翻译批评家、语言学家和作家等学者们通常所做的阅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只会用到前两种,不过这三种只是用途上的区分,若是硬要分三六九等,我个人觉得是肤浅的。事实上,这三种的互为补充,能很大程度上拓宽文本的边界。

最后说一下关于作品解读的评价。阅读的方式不分高下,并不代表作品因此失去了解读的价值判断,我个人认为作品的解读应该参照两样标准:大多数人的看法,以及作者原意。大多数人的看法实际上我们接触的很多,像平时找书和电影看,都会上豆瓣看看评分和网友评价,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入手。一定时期的人们在价值上的判断总是相似的(但并不一定是准确的),相比之下一些流传已久的经典所带来的风险就小很多。另一方面,作者原意虽说不能决定大众看法,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像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人们都觉得“哇,这不是讲述的爱情的热烈、等待和悲哀吗”,但诗人的原意是“一首献给大自然的情诗”,讲的是“生命带来的感动”。另外的误读就更有意思了,像诗经《击鼓》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说的本是战士们互相勉励,颂扬同生共死的情义,结果却被当成爱慕之辞;李商隐《无题》本是悼念亡妻之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却又变成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名言。但多数时候,作者并不会把原意摆在台面上,这便让我想起小学课文有一篇讲一群小猴子去井里捞月亮,最后发现月亮正好好地挂在天空。其实这个小故事放在文本解读有另一种奇妙的寓意:作者的原意就像水中的月亮,任凭读者怎样费力俯下身子去捞,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道德经》千百年来都未有被世人完全参透,人们依旧是被它的魅力吸引,乐此不疲地重复着打捞的故事。

在本文的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的比喻:一枚又一枚石子如雨点般落下,在无数深井汇聚成的池水里溅起涟漪,众多的涟漪以自己为中心传播开去,互相干涉和激荡,共同构成蔚为大观的文本解读。而对每一枚石子,它来自不同的山脉和峡谷,带着独特的刻痕和花纹,出于机缘巧合它投身于这片充满未知的池水,它潜入其中,发现水下的世界别有一番洞天,鱼和水草相映成趣,最终,石子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它们一同搭筑起整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