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3-054完美女生20190903

我明白到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诱发精神疾病。因为根据我之前的经历,我处于极度负面的情绪中的时候,心脏会感觉到非常压抑甚至会心痛,会影响到我日常的人际交往,工作上会缺乏动力,生活中会有点郁郁不乐、没有心情和动力去经营精致一点的生活。

情绪是基于欲望和认知的条件反射,所以想要摸清自己的情绪,就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欲望和认知。情绪来临的时候,要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情绪的产生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会产生相应的行为。

情绪和行为之间会有短暂的停顿时间,是自我的理性思维的分析和决策过程。

理性思维会在情绪产生之后迅速进行分析,首先会考虑保护自身安全和利益,其次会考虑行为选择后的风险,最后综合分析权衡后作出选择。这是再认知过程。再认知是可以调节的,比如根据最有利结果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认知,并有机会取代固有认知,变成新的固有认知。

当处于情绪困扰中时,我们应该忘掉我,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脱离自身,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运用理性思维进行再认知,为“研究对象”思考更好的出路。只有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再认知还可以舒缓情绪。

太熟悉的关系中,人往往会失去风险意识,再认知过程就会缺少动力。我想起了前度一生气就容易暴躁,一有不满就马上朝我发脾气,也许他是觉得我们关系太稳定了,我不会离开他,他再怎么发脾气也是风险可控的。没想到量变会导致质变,他脾气不好、乱发脾气、冷暴力、身体暴力最后让我对他情感上尸化了。当我感觉失望甚至绝望,我应该寻求改变,但是他又难以改变,而我不愿意付出那么多心力、承担那么多风险之后,我就狠下心离开他了。

但其实我做的决定是对的,多年后我会非常感谢当时狠下决心离开的自己,我会赞赏自己离开的勇气和改变的决心和努力。

很多人困在原地,困在一段没有希望的关系中,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选择的自由,离开的自由,变得不一样的自由。可能是害怕离开舒适区后的变化,因为变化意味着不稳定,也意味着改变,改变是需要努力的,也是有风险的,他们是害怕未知的恐惧。

我们应该明白:不再为过去的错误继续买单,无论成本有多大。

当我们从自我中脱离出来,把自己看作别人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容易进入理性思维,进入到再认知过程,也有了风险意识,看到自己的选择背后的各种风险,然后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权衡后作出适合的选择。

放纵情绪,胡乱发脾气,是有风险的,可能会损害健康,可能会损害关系。消极情绪出来后就成为一种能量,是有破坏力的,所以必须要给自己预留足够的再认知的时间,舒缓情绪,想清楚把自己的情绪炸弹扔给熟悉的人的风险和后果,想想要不要扔到荒野爆炸会更好,考虑其他的宣泄情绪的方式。

干预情绪、管理情绪的成功会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有了成功的体验,从体验中获得的认知是非常深刻的,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功。

我们应该学会与自己的情绪相处,从中认识真实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在情绪和行为之间要有再认知过程,从结果出发考虑问题,让自己的理性更深入参与认识自己的处境,自我成长和蜕变就在这个再认知过程中。

情绪的产生都有其合理性,是可以解释的。如果自己不能解释,那就不要进入迷宫,严重的话会备受煎熬。

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把“我”放在“被爱”、“被关心”、甚至“被伤害”等各种被动的位置上。因为缺乏自我,就把对自我的认为通过投射关系来建立,投射到亲密者身上,这样自己就处在被动的位置上。

在亲密关系中,我的正确位置应该是关心者和关爱者等,哪怕我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也需要把我放在主动施予的位置上,就心理学而言,付出本身就是回报,施予爱的过程就是获得爱的过程。施予比接受更具有意义。所有人都需要别人关心。要意识到只有把自己放在“关心者”的位置上,你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假如我把自己放在“需要爱”和“受伤害”的位置上,结果必然是得不到持续的爱和经常性地被伤害。

情绪和行为反应都是本能反应,属于低级层面的,而爱是自我的社会化反应,属于高级层面的。因此,把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挂钩,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将每个问题视作独立问题,生活就简单多了轻松多了。

对立的事物都是可以并存的,一个人对恋人或配偶的正常态度就是爱恨交加,有欣喜也有失望,不要因为一种情绪或情感的存在而去否定与其相反的情绪或情感。

过去我对情绪有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可以选择性去掉一些情绪,可以完全不生气或者不难过,我就应该压住那些负面情绪,只保留快乐的情绪。其实当我压抑那些负面情绪之后,精神上会觉得紧张,然后过一段时间就会需要宣泄出来,一下子情绪会变得突然低落难过。所以情绪体验是整体的,要自由体验各种情绪,把情绪当朋友,接纳他们,感受生命的多姿多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30.053-054完美女生201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