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老师的前半生:从兴趣到职业,需要20年

乐器嘛,免不了性子“清高”些,古筝尤甚,如出尘的仙子,拒人千里。抚琴呢——雅事一桩,是以琴房大都设在僻静的场所,像卓越古筝这样隐身住宅区的,实在少见。

古筝老师的前半生:从兴趣到职业,需要20年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好在,虽身处市巷,情韵风雅倒也一分不减。古筝房设在3楼,出电梯左转,就到了,白门半掩着,招呼声从里屋传来——快请进!

室内装修不像大多数古筝房,清冷典雅,富有仪式感,而是沿袭住宅区一贯的家装风格,温馨适意。来访的,不像学生,倒像朋友。

陶艺花瓶,插几枝路边捡的干花干草,摆在室内,增色不少。老师从里屋出来,着一袭素色中式改良连衣裙,气质文雅,仿佛弹古筝的人,就该这副模样。老师姓吕,南阳人。12岁起学习古筝,师承河南古筝名家。从南阳,到潍坊,她用了20小时,从兴趣,到事业,她用了20多年。

古筝老师的前半生:从兴趣到职业,需要20年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开班的初衷,她笑说,弘扬古筝文化是其次,重要的是“喜欢孩子”,希望通过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教授琴技,让孩子得到艺术的熏陶,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同时达到培养孩子专注力、毅力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走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子!

她极少做宣传,靠着学员口碑相传,慕名而来的,还真不少。教学十多年间,门下的学生,竟也超过了数百名,年龄层跨越幼儿到老者,其中也包括我。

吕老师讲课,深入浅出,细致生动,从指法、演奏技巧讲到曲意,都通俗易懂,但是,学习古筝,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出师,哪怕天赋异禀,也少不了勤学苦练,怎么也需要个三年开外,对于肌肉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偏差的成人来说,学习古筝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兴趣的加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和各种技巧相比,她更注重兴趣的培养,不仅要学琴,还要“学得开心”,尤其是成人,他们学琴并不是为了“考级”,更多的是为了解压、丰富自己。在这些“成人学生中,除了初入职场的学生和一些年轻辣妈,更多的还是孩子刚上大学的“妈妈”们,原来放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一时没了着落,不过换个角度想——终于有了时间可以做自己曾经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了。

很多人起初都是报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学了古筝,白天工作,晚上学琴,一天天倒也充实了起来,当我们把心思,专注在了每一根琴弦上,便无暇顾及世间纷扰,难怪古人说,抚琴能解忧。

如今,除了“儿童班”和“成人班”,吕老师更是“异想天开”的加设了,“亲子班”和“闺蜜班”。社会在进步,城市和城市的距离不断缩短,而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让亲子、闺蜜一块儿学习,既能相互督促,又能增进彼此的沟通,用琴弦,将人与人的心连接在一起,我想,这才是她真正的用意吧!

有时候,语言很苍白,太多心绪难以用语言来描绘,一把桐木古筝,或激昂,或压抑,或欢快,或悲伤,一曲,便足以传情达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筝老师的前半生:从兴趣到职业,需要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