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整体性学习概念篇:学习过程

《如何高效学习》|整体性学习概念篇:学习过程_第1张图片

为了实现高效学习,斯科特·扬对学习的过程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把学习过程分为“5+1”个阶段。

“5”为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1”为测试。

看到这里,不禁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应该只有“2+1”,斯科特·扬的获取、理解二阶段加机械记忆。记得我们习惯说: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我们特别强调记忆。或许还可以说有“应用”阶段,只是我的应用是凑巧用得着了才用,不会刻意去寻找应用场景。

那么,斯科特·扬对他的“5+1”是怎么定义的?加的这个测试阶段是做什么呢?为什么单独把它拎出来?下面我们来全面学习他的整体性学习的过程。

  1. 获取——通过感官获取信息。
  2. 理解——明白信息的表面意思。
  3. 拓展——与其他信息建立联系,具体细分深度拓展、横向拓展、纵向拓展三种主要方式。
  4. 纠错——剔除错误联系。
  5. 应用——将知识应用到各种情境中去,包括现实生活。

获取、理解、应用三个阶段我们很熟悉,拓展、纠错有点让人和尚摸不着头脑, 尤其3拓展又展开成三种方式,横向、纵向倒也罢了,还又来个深度。读到这时,我是迷糊的,不知他的横向、纵向、深度到底是怎么个横纵深法。下面,我们就重点学习拓展、纠错两个过程。

拓展指与其他信息建立联系。

回到我们先前举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小时候的故事。

对“怎样用一个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的考题,他给出了“1.去建筑物的顶上,将气压计扔下来并开始计时,直到听到砰的一声,再通过重力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2.用气压计敲开建筑物主人的门,问主人建筑物的高度。”“3.用一根长线绑着气压计,通过线的长度测量高度。”等等方法。

可以想像得出,玻尔在学习测量时,就把测量与他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深度拓展指对知识的背景探究。
横向拓展指将知识与其他类似的知识相联系。
纵向拓展指将知识与另一种完全不相关的知识建立联系。

试着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解释这三种拓展的含义(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刚拜读了天津乔平《简单的十六字令,你也来试试?》,对十六字令产生了兴趣。继而做了如下学习。

1. 背景探究——深度拓展。

《十六字令》,词牌名,因全词仅十六字而得名;又名《苍梧谣》、《归梧谣》、《归字谣》。
四句十六字,第一、二、四句押平声韵,单调,是最短的词。

平仄规律:
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平平仄,
中仄仄平平〔韵〕

2. 同类知识联想——横向拓展。
想起学校时似乎学过十六字令,找来重温。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3. 跨“学科”联想——纵向拓展。
记平仄规律不是很容易,而“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简直就是一幅画!想像这幅画,这首词很容易记下来,那么也就记住了十六字令的平仄规律。

拓展就是要以不同的视角看待知识。任何知识都可以从抽象的概念、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像、有趣的故事。

拓展是五个阶段中最陌生也是最复杂的,无疑也是对掌握知识最有帮助。然而,并不是所有拓展建立的联系都是正确的,有时建立的联系不正确,会把自己引入歧途得不到真正的结果,就需要纠正这种联系,这就是第4阶段——纠错,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好,现在我们来看看“5+1”的“1”。为什么是“5+1”,因为这个1,测试,是伴随着“5”的每一个阶段。测试有助于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帮助改进学习技术。

《如何高效学习》|整体性学习概念篇:学习过程_第2张图片
多问问题,问自己

那么怎么测试呢?多问自己问题。斯科特·扬列举了每个阶段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拿来主义。

  • 获取阶段——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
  • 理解阶段——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 拓展阶段——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
  • 纠错阶段——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 应用阶段——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整体性学习五个阶段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线性顺序,可以往返,也可以跳跃。

一个新知识就是在往返跳跃间融入你大脑已有的知识体系,为学习下一个新知识提供了新的联系点。


推荐阅读:
《如何高效学习》|整体性学习概念篇——信息类别
《如何高效学习》|人脑不是计算机
《如何高效学习》|你是否如我一样,学习努力,却效果不佳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高效学习》|整体性学习概念篇: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