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还想写

   说实话,我自己不敢以“写作”为题。在自己看来,写作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事情;作家是文思泉涌,下笔生花,是一份高大上的职业。别人写出来的是“写作”或是“写文章:而自己的写就只能是“写”了,至于写出来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啊。那为什么自己还要写呢?

   我初中的时候,迷恋小四的青春文学小说,小四就是当时自己心中的”大神“啊!不管现在小四的电影如何,人品如何,私生活如何,但他的文笔是毋庸置疑的。印象十分深刻的是自己在看《悲伤逆流成河》这篇小说的时候,看到50多页的时候就看不下去了。当然,不是因为小四的文笔糟糕,而是因为自己在“这是一部悲剧”的心理暗示下,被书中描述的那种上海(时间久远,不清楚是不是上海)弄堂里极端贫穷阴暗的环境代入而吓得不敢看了(也可能是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害怕自己会沉溺于其中。而从现在的自己去看以前,不得不感慨文字能够对于心理掌控的巨大能力。

   高中的时候,我埋首于“一重又一重”的学习中,写东西就只是语文考试中占据将近三分之一分数的作文了。三分之一还是蛮重的嘛!是的,所以我们老师不断强调“三段式”作文是最好的,背几段文字优美且普适的开头,再背几段意蕴深远,具有启示意义且普适的结尾,中间流水账就ok啦,40分就拿到啦,如果稍微字写得不错45、6不是梦啊。现在只要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就会想起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是怎样“惨不忍睹”地将这句话进行改编!

   在大学,偶然阅读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不得不感叹这位作者强大的文字掌控能力。字还是那些字,但是在她组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我们沉迷风景中,感慨真是太美了,觉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是她却能用她的文字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同身受。在其中的《木耳》一篇中,对于森林的描述“我摔了一跤,我扶住旁边的树木,却又分明感觉到那树木向后挪动了一下,我扶空了,又跌了一跤。”难道是树林真的会移动吗?当然不是,而是树林的繁密让人像是花了眼,阿勒泰的森林是不是这样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了呢?

   其实,上面说了也等于没说。因为,我真正想提笔写的原因,不是多么羡慕那些作家的文笔,他们通过写文章就可以挣多少钱,而是对于在大学里一事无成,对前途一片迷茫,只能把时间花费在手机电脑的我来说,想做一件不断坚持,让自己以后骄傲的事!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也希望能找到一起前进的人哦!

   2017年4月2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还想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