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二

虚构应收账款是财务造假中重要一环

二级市场中,部分上市公司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常常通过虚增应收账款来虚增营业收入。

在通常的财务做账过程中,应收账款的变化可以直接导致营业收入的变化进而去影响利润增减。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实际偿还率也很低,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就有虚构销售额从而操纵利润的可能。不错的营收、很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上市公司极可能通过做假账虚构应收账款来虚增收入,从而操纵利润。

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应收账款金额也均在不断放大,而同期中应收账款周转率却在不断下降,如此背离的现象,由前述案例来看,不排除这些公司财务数据有失真的嫌疑。

毛利率异常变动值得警惕

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亦是IPO审核中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判断一家公司的财报造没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经营中,一旦企业毛利率出现忽高忽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毛利率如同过山车的企业,就需要怀疑其财务数据是否真实了。

同样是毛利率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同时,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竞争力不强,毛利率也必然下降。对于这些存货周转率变动与毛利率变动背道而行的企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需要警惕其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

非经常性损益调节业绩的主要途径

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优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考察,而没有条件外出的,也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公布的公告和财报数据去了解其品质高低。然而,在繁多的报表数据背后,却往往也是“陷阱”丛生,在“杂音”的干扰下,轻易就能让很多投资者“大意失荆州”。

记者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就是财报中最常见的“杂音”之一,它是企业财报中最容易被隐藏的,也是被投资者最容易忽略的科目(非经常性损益,即指公司日常经营之外的利得或损失),它的存在往往让投资者对企业优劣判断产生明显偏差。

1,通过股权减持粉饰经营业绩

二级市场中,一些业绩出现下滑的公司经常会通过减持手中所持的其它公司股权,来获得投资收益去充实自己下滑的业绩。

2,关健时刻,政府补助来救命

除了股权减持这种外延式收入增长方式,政府补贴也经常是一些企业的救命“良方”。

并购重组的“双刃剑”

在上市公司粉饰业绩的手法中,最值得浓墨重彩一笔的要算并购重组了。以今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公布的利润增长幅度看,巨幅飙增公司的原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并购重组。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购重组本身就是把“双刃剑”,一旦标的资产业绩不达标,大笔的商誉减值将会吞噬当期利润。在中国现有会计准则下,商誉无需摊销,但商誉每年需进行减值测试,其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将不得转回。因此,在A股市场上,经常看到商誉减值问题成为一些公司业绩下滑的“黑天鹅”。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务造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