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大)

主语:

汉 刘毅 《论邓太后注纪疏》:“丕功著於大 汉 ,硕惠加於生人。”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乡文恭侯胡公碑》:“休绩丕烈,宜宣于此。”
《宋史·乐志十》:“嘉应昭协,丕犹诞扬。”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丕猷弘训充塞天地。”

谓语:

明 王廷相 《慎言·文王》:“其道熙熙,其德穆穆,其功丕丕。”

宾语:

《书·大禹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
《书·立政》:“以竝受此丕丕基。”
《书·君陈》:“尔惟弘 周公 丕训。”
《文选·班固〈西都赋〉》:“骋 文成 之丕诞,驰 五利 之所刑。”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一:“勗增尔虔,以介丕祉。”
《陈书·世祖纪》:“朕以寡昧,嗣膺丕绪,永言勋烈,思弘典训。”
唐 李白 《比干碑》:“斲石铭表,以誌丕烈。”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朕奉若丕训,宪章前式。”
唐 白居易 《答黄裳〈请上尊号表〉制》:“朕以薄德,嗣守丕图,不敢荒寧,以弘理道。”
唐 柳宗元 《天对》:“时之丕革,由是而门。”
唐 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制》:“予小子铭鏤丕训,夙夜求思。
唐 皮日休 《悼贾》:“嗟大汉之丕绪兮,虯其贤於污潢。”
唐 张绍 《冲佑观》诗:“赫赫烈祖,再造丕基。”
《新唐书·刘蕡传》:“朕顾唯昧道,祗荷丕构,奉若謨训,不敢怠荒。”
《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朕虔承顾命,获嗣丕基,常惧颠危,不克负荷。”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 鄂王 轻捨宗祧,不克负荷,洪基大宝,危若缀旒,须立长君,以绍丕构。”
宋 宋祁 《上皇太后第二表》:“获赞事经,亟成丕绩。”
宋 宋祁 《代杨郓州谢上表》:“臣敢不内循丕训,上体宝慈?”
《云笈七籤》卷一百:“宜乎竹帛之文,纪丕功而罔尽。”
《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
宋 苏辙 《拟殿试策题》之一:“朕奉承祖宗丕绪,上观三王,下览 汉 唐 ,考其为治之实。”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三:“朕荷天右,序承列圣之丕业,思所以垂裕于后。”
《宋史·乐志七》:“明德惟馨,以介丕祉。”
《宋史·礼志十一》:“非臣否德,肇此丕图,实赖先正储休,上玄降鉴。”
明 归有光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公乃获之山童木遁之时,发天地之藏,助成国家亿万年之丕图,其勤至矣。”
清 方文 《梅朗三招同刘长倩龚孟章集天逸阁》诗:“文孙绍丕业,束髮居其中。”

不及物:

《书·皋陶谟》:“其弼直,惟动丕应。”
《书·盘庚上》:“罔有逸言,民用丕变。”
唐 刘禹锡 《新修驿路记》:“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
《宋史·乐志十》:“纷纶丕应,保祐下方。”
明 张煌言 《北征录》:“尔时上游声灵丕振,而留都守御亦坚。”

及物:

《书·君奭》:“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书·立政》:“丕釐上帝之耿命。”
汉 匡衡 《上元帝疏》:“陛下圣德天覆,子爱海内,然阴阳未和,姦邪未禁者,殆论议者未丕扬先帝之盛功,争言制度不可用也。”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丕扬厥声,心告太史。”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崇寧 兴学,丕冒海隅,四郡士人亦向进。”
明 王世贞 《说部·左逸》:“寔赖我伯父丕扬 周公 之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