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书街(177)

戏说中书街(177)


戏说中书街(177)_第1张图片

一七七、毕竟我的今天比我当初的预期要好很多

关于中书街的官方史料如此说:据《东湖县志》记载,因明代曾在此立中书坊,故得中书街之名。清同治三年城区划为十二段,以地支为名,中书街属己字段。民国时期,城区编为二十一联保,名镇,为中书镇。1956年属学院街道办事处,1960年城区成立人民公社,中书街更名为忠恕街,属西陵公社,1967年公社更名为东方红公社,忠恕街更名为卫东街,“文革”后恢复为中书街。1989年属鼓楼街道办事处,2002年鼓楼与学院两办合并,为学院街道办事处。

该官方介绍中指出:中书街历来为名流雅士之居所,明“铁御史”王篆祖辈曾于此居住,其父王良策、祖父王璲以王篆贵被赠授吏部左侍郎。被誉为“前清第三支笔”的大书法家、曾任东湖县令的顾槐及后代世居于此,其子顾嘉蘅曾五任河南南阳知府。

荆楚网有这样一篇综述,仅摘录几段写得栩栩如生的段落以供大家分享:

灰扑扑的天空下,偶尔有麻雀或是鸽群穿过密密匝匝的瓦顶。刚刚落了一场若有若无的小雪,瓦楞上恰到好处地有那么薄薄的一层,墨画似的。几户人家房檐下的红灯笼和我们脚下和着雪水的鞭炮残红显示,现在还是春节期间。这里是2014年2月9日的城区河水巷,联结着中书街与民主路。宜昌老城区所剩不多的老房、老街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弯弯拐拐的,颇有岁月皴然出的生活气息。

小巷的尽头有几个人围拢一起,脚下用废木柴架起一摊火正吐着火舌,有人把手真伸到火舌上,被火烫了一下,又赶紧缩回来。这些房子真正主人大多早已搬进生活更便捷、卫生和现代化小区去了。这些人大多是租客,卖水果的,做面条的,拣破烂的,做白铁加工的,贩夫走卒都有。还在过年中,加上天气冷,虽然有人试着开始出摊,但生意清淡,又一下雪,出摊的人又收手了,大家聚在巷口烤火说闲话,真正开工至少要等到元宵节后。其实,也只有这些老街老巷里的年才更有传统的年味。不过,这可能是这些古老街巷里最后一个春节了。

摘录的最后是一个不愿意告诉真名的先生2014年6月17日发表在天涯社区里的一篇题为《宜昌东南,被遗忘的中书街》的文章,似乎可以作为有关中书街摘录的一个总结。

2005年春天,我在解放路的中书街住过很久,在一栋三层小楼的阁楼,房东是位典型的宜昌阿姨,说着我当时认为很亲切的家乡话。给予我工作机会的公司在时代广场,离中书巷很近,穿过解放路折进中书街,只需要6分钟,确定这个时间是因为我在5.28日黄昏重走了一次!

阿姨依然住在一楼,我记不清了她曾经的模样,所以忽略了时间给她带来的变化,显然她也不记得我是曾经的一位租客,热情的招呼我看房间,窄窄的楼梯依然固执的卧在那里,重复着当时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连阴天让沉浸在地里深处陈腐的味道弥漫出来,公用的水龙头吧嗒吧嗒滴着水,在下面的石板上韵染开去。这里要拆迁,人们疯狂的加建,随意晾晒的衣服和昏黄的天空压抑本就狭小的空间,灰褐色陈旧的青砖墙把新砌的平整的新墙体突显的像一面镜子,照着现在的我。

生活不像中书街,走到尽头就能看到学院街上墨池苑光鲜大气的玻璃幕墙,我像失去舵的船,自己掌握不了航向,合作的甲方强势且无理,没有办法保持正现金流,然后回款无望,资金损益日益增大,赢利,持平,亏损只有时代广场到中书街的距离。

如果中书街所有建筑恢复本来的面目,这也许这里将是一个精致有魁力的古镇,只可惜她如同我现在的处境,被自己制造的混浊的力量挟裹着,不断放弃最珍贵的本质。这是宜昌仅有的成规模的原居民住宅,而且今天偌大的宜昌市也是从这里衍生开去的。人们的贪婪像地里渗出来的陈腐味道,不断侵占公共空间,消耗中书街本有的魅力,直到它成为市区最大的堋户区,时刻等待着重生。

人们都在拼命失去,又拼命获得!既然全世界如此,我也就释然了,毕竟我的今天比我当初的预期要好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戏说中书街(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