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期待再次见到一个完美的男人

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期待再次见到一个完美的男人


(一)


最近,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女演员陈昱霖发朋友圈称自己和吴秀波是恋人关系,有七年感情。且据她描述,在七年里,另有两位女性和吴秀波也存在过情侣关系,其中一位是和吴秀波合作过《军师联盟》的女演员张芷溪。亦由于张芷溪的“骚扰”,陈昱霖表示自己已患上抑郁症。

见过原配声讨小三的,但没见过小三声讨小四的,吴秀波让我涨了大见识,刷新了三观。


从《北京遇见西雅图》到《军师联盟》,吴秀波暖男大叔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且知道他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17岁的时候被查出癌症,后来演艺事业一直不温不火,为了养家活口,他酒吧唱过歌,开过饭店,但是演艺道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这几年才真的火爆全国,以白胡子的形象圈粉无数。

其实,娱乐圈里每天都在刷着各种各样的八卦新闻,吃瓜群众们早就见怪不怪,但唯独对于吴秀波婚外包养事件的关注度居高不下。

或者说,促使着人们反复去确认去热议的动力,并不是单单是一个道德事件所带来的热点,而是自己心目中那个“暖萌大叔”轰然倒塌后的失望和叹息。


同样的,刘强东在美国被起诉性侵事件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人们也不禁惋惜,这个无权无势无背景、从农村出来、凭着一腔孤勇闯出一片天地的男人,最终也败给了自己的欲望和龌龊。

意外之中的人设崩塌,细想起来却在情理之中。

这世界本就不完美,我们又怎能奢望一个凡人尽善尽美?


(二)


这世上有很多的道理,来自于照本宣科和人云亦云,因此懂得许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人不计其数。


知而不行,非真知也。


有了高铁霸座男,我们才知道,原来学历只能过滤学渣,却过滤不了人渣,即便是读到了博士,却依然有一副市井无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


有了讹诈碰瓷的人,我们才知道,原来没有牙齿的善良也终究不过是别人眼中良善可欺的羔羊,得不到半点尊重。


有人睚眦必报,是在受尽伤害后守护自己的自尊;


有人谈笑风声,画皮之下却是满腹的算计和诡谲伎俩。


谁还没吃过几次亏呢?


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


正因为这世界并不完美,我们才对完美的事物满怀希冀。


我们期待有一个人,无论我们寄予怎样的期许,都不会让我们失望;


我们期待有一个人,不管面临怎样的考验和试探,都能坚韧不拔;


我们期待有一个人,即便我们施以误解和错判,都能不离不弃;


我们期待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完美的人站出来,拍着胸脯告诉我们:“来,跟我走,不会错的。”


这样的人是出现过的,他出生于2569年前的今天。


(三)


很多人不知道,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

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先师,甚至得到了除了儒家之外诸子百家的认可,这一点在门阀派别观念极强的中国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在孔子之前,对中国哲学影响最为深刻的人是老子。

孔子和老子,毫无疑问都是聪明人,但聪明的方式却不同。

一儒一道,天渊之别。


老子聪明,不屑于和愚笨的俗人打交道,自得其乐就好了。于是他骑着牛,到处转悠,不讲学,不授课,不收徒。

到了函谷关,一个叫尹喜的人说:“您这样不行呀,您得留点东西,让世人知道您聪明。”

老子听了,就随手写了几千字留下,飘然而去。


孔子聪明,可他却希望通过自己的聪明改变这个世界。

孔子著书立说,开坛设讲,他的弟子哪怕学不到他所有的本事,只要有个十分之一二,也足够笑傲江湖了。

这样的孔子很累,主要是心累。也许在某个静静的夜里,孔子也在扪心自问:“为什么这些傻子不听我的呢?”

可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即便挫折,即便失望,却依然没有失去耐心和爱心。

在漫长的黑夜之后,孔子依然会笑着说:

“只要你愿意学,哪怕只给我一条腊肉,我也会用心教你的。”


所以有一种论述认为,应该把9月28日作为教师节。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靠谱的老师了。


(四)


有学问而不死板,能变通却不逾矩,盛名之下还有真性情,千百年来也只有孔子一个了。


有时候,他会赌咒发誓:“我要是那样的话就让老天爷也讨厌嫌弃我!”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有时候,他会实力甩锅:“这可不是我的意思啊!是他们干的!”

颜回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论语·先进》


有时候,他还会吐几句槽:“没路走我就去海上漂着!”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后世的儒家弟子多为文弱书生,如果孔子知道,一定会大大不满,不认这些没出息的徒子徒孙。

“凡文事者,必以武事备之”。孔子倡导的是文武兼修,其提出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就是射箭,据说孔子自己就是个神箭手,培养出的弟子子路、冉求都是名动一时的军事家。


孔子讲文化讲道德,却从来不做道德绑架,有人说:“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回报善行呢?用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当时的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孔子说:“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见微知著,洞察人情,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样的人,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称得上是完美了吧?


(五)


孔子一生命运坎坷,既受过座上宾的礼遇,也有过丧家犬的狼狈,吃闭门羹、受冤枉气、遭误抓错打,被撵得到处跑,被骂得满心伤;君王的将信将疑、半用半弃、若即若离让孔子尴尬,同僚的排挤、陷害、嫉妒、诽谤让孔子愤懑。


但是人生目标一旦确定,便如日月经天,前行不辍,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坚韧,独守心中的理想与责任。


公元前484年,已是68岁老人的孔子结束长达14年的流浪生活回到鲁国,想辅佐君王但忠谏屡不被纳,受尊而不被用。

即便这样,孔子以古稀之年转向研磨古籍经典,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连编系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多回。这需要怎样的意志!


他主张做人讲诚信、守规矩、有约束、怀仁爱;他尊重劳动,崇尚勤俭,反对淫逸,主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他确立自重自律自警自强的君子品格,赞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义利观,为天下人标出了道义的制高点和欲望的底线;他宁受劳顿之苦,决不苟且偷生,想借力济世,但不攀龙附凤、摧眉折腰;他意趣高洁,欣赏“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道德境界;他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温和、良善、恭敬、检点、谦让使他德馨飘远,四海弥漫。无怪乎司马迁顿笔发出“高山仰止……可谓至圣”的千古一叹。


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周游列国,修诗定礼……

完美的人,或许真的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但即便如此,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期待再次见到一个如孔子一般的人。那些贴在墙上、写在书里、烂熟于心的真理,终究需要去践行。

秦淮风雅,燕赵慷慨,摩天广厦,霓虹丹青,且行且放,自有冥冥。


生日快乐,老夫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我们期待再次见到一个完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