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咸阳: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

"东咸阳"是太谷的一个村名,周围还有西、南、中三个咸阳村。本地人发音"han "阳村,既然是咸阳村,至少战国时期就应该存在了,想必与秦朝的咸阳有一丝儿联系。

我家祖上往上数三代都没有读书人,当我开始知道除了四个咸阳村,还有陕西省咸阳市就想知道其中的关联。问过许多村里人可惜好多年无解。倒是前几年和父母说起,爸爸给我讲过一些,后来从网上找到依据:

《元和郡县志》记载:“太谷县西南有咸阳城。秦伐赵,以咸阳兵戍次,故名”。秦王嬴政十八年(前229),秦军在太谷县城南十里筑城,与赵军决战于副井城。当时,两军对峙,互有胜负。据民间传说:就在这一年年底临近春节的时候,来自都城咸阳的秦军士兵因久战不能取胜,情绪低落,思念亲人也日甚一日,就向长官提出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的请求。秦将王翦认为攻破赵军只是时日问题,士兵们跟着自己舍生忘死、攻城掠地,实属不易,提出这样的请求也是人之常情。于是,王翦就请示秦王嬴政,希望国君能满足将士们的要求,让他们回来过个年,与父母妻儿团聚,以利年后再战。秦王接到王翦的报告,认为战事已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必须坚守阵地,尽快一举攻克副井城,然后才能拿下赵氏老巢晋阳城。此时,将大军撤回咸阳城过年,赵军必定卷土重来,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秦王并没有简单、粗暴地驳回将士们的请求,而是好言抚慰,他告诉王翦:“将士们驻扎之所在,即为咸阳城,你们就在那里好好过个年吧”,并谕令军需处带着好酒好肉前去犒赏慰问了一番。将士们知道了原委,都被秦王体恤兵士之情所感动,一时士气大振,他们就在“咸阳城”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大年。不到正月十五,秦军突然向赵军发起了猛攻,很快就攻克了副井城。

后来,秦军驻扎的地方就有了“咸阳”地名,又因秦军分部驻扎在东、南、西、中四个方位,就逐渐形成了东咸阳村、南咸阳村、西咸阳村、中咸阳村四个村庄。再后来,人们又把咸阳城正对的南山山谷取名“咸阳谷”,谷中之水名“咸阳谷水”或“咸阳河”。《城壕记》记载:“秦伐赵,筑城谷口,以咸阳兵戍之,谷因城以名”。

我们村还有个古迹,太学堂。一看名字,太学?皇家学校吗?从我记事以来,我就没进去过。一直是村民堆放杂物的神秘地方。爸爸生前经常讲给我们听,他小学就在太学堂读完的。太学堂偏殿有很多佛教彩塑佛像,妈妈说她小时候一个人根本不敢进去,全是神态严厉甚至恐怖的面孔。想必就是威慑村人不做亏心事之举。爸爸有一年去五台山回来,和同辈人讲述,五台山的佛像和太学堂一样,他小时候就见过。

只可惜,在轰轰烈烈的诸个历史运动中,太学堂这些古物被破坏殆尽,只东厢房、南房及偏院房虽然坍毁严重,但主体建筑条石砌基,磨砖对缝,外观依然高大庄严,令人肃然起敬。现存山门有额曰“圣母庙”。

到了汉武帝时,咸阳村人口大增,开始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正逢儒教大兴,咸阳村父老就决定开办一所“序”,让子弟们接受教育。当时的地方官学,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国都设“太学”,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乡设“庠”,聚村落设“序”。“序”开办后,有长者讲起了秦始皇御封“咸阳城”的典故,提出咸阳村开办的“序”绝不是普通村落的“序”,应该与都城的“太学”相对应。但是,直接叫“太学”也似不妥,大家想来想去,最后一致同意定名为“太学堂”,即咸阳村的“序”属于“太学”的一个“堂”。这样即显示了始皇帝御封咸阳村的历史荣誉,也凸显了咸阳村“序”非同一般的尊贵地位。不过,秦始皇御封“咸阳城”的历史,以及以此而命名的“太学堂”,是不是经过汉武帝的同意和批准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咸阳村的“太学堂”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到了明清时期,咸阳村更是以此为荣,除了对“太学堂”进行扩建维修外,还延请名师任教,扩大招生,“太学堂”是办得越来越好,为国家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明弘治十五年进士陈壁、清乾隆四年武进士陈圣矩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这座建筑一直是一处传播中华文化和国学精神的宏大殿堂。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太学堂”一个备受民众崇敬向往的圣神所在,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咸阳村乃至四乡八村祖祖辈辈广大老百姓的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咸阳: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