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第4问:邬思道为什么说接手刑部冤案将不容于天下?

太子胤礽管理的刑部出现了康熙几十年来未见的冤狱案,这在当时,应该是震惊朝野的。

康熙自然也是十分重视的。康熙重视的是:刑部的冤狱案与太子是否有牵连?牵连有多大多深?如果整治刑部冤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尽管康熙对太子已经产生嫌隙,但是作为父亲,他又寄希望于挽救太子。康熙考虑的是政治上的影响,而要整治刑部冤案则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因素,也要考虑政治上的因素。

邬思道在胤禛提出想要捅一捅刑部这个马蜂窝的时候,进行了劝阻,他分析道:因为刑部是太子管辖,牵涉必将涉及太子,刑部整治的最终结果就是太子被废。如果康熙要包纳太子,可以直接叫太子自己去整饬,为何要派其他人去?这就意味着谁整饬了刑部冤案,谁就是扳倒太子的罪魁祸首,就将不容于百官,不容于朝廷,不容于天下,最终不容于皇上。

《雍正王朝》第4问:邬思道为什么说接手刑部冤案将不容于天下?_第1张图片

胤禛因此以自戕(烧了一堆炭火发汗,然后跳进去把自己弄伤风)而婉拒了整饬刑部的差使。

与此同时,老八胤禩跑到了佟国维的府上请教,佟国维则和邬思道的分析相反,认为康熙此时正需要有阿哥分担,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建议老八力担此任。

也许是康熙对老八本身就有所顾忌,于是让十三爷胤祥也加入其中,和老八共审刑部冤案。

其实这回所谓的刑部冤案案情十分简单:九爷门人江南巡盐道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奸杀寡妇,犯了死罪要问斩,姑舅子刘八女便找到张五哥的父亲,骗他说让张五哥顶个罪到牢里坐几个月牢狱了事,因为刘八女对张五哥家有恩,就同意了。谁知道任季安犯的是死罪,要问斩,这下张五哥后悔了,刘八女又骗他说如果翻供,就要打他爹,张五哥为了保护他爹,就不敢吭声。这张五哥也是聪明,估计暗中就叫妹妹阿兰跑到京城找到十三爷,于是,这场惊天大案就露出了水面。

如果说要审理刑部的这件冤案,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十分简单。可为什么变得复杂起来了呢?

在刑部大堂,老八和胤祥基本对案情已经捋得很清晰了,判决我想也很简单,渎职的,犯罪的,各按条令执行便是。

可是老八胤禩这时候却绕开了十三爷胤祥,单独诱骗肖国兴,让他出具了一份直接针对太子的举报信。举报的内容不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是绝对能动摇太子地位的有关内容。

单从此次刑部冤狱案看,太子似乎牵扯并不大,无非是管教下属不严,有失察之责。可是老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无非是想扳倒摇摇欲坠的太子胤礽,为自己夺嫡创造条件。康熙得到老八深夜送来的肖国兴供状奏折,十分郁闷,于是找张廷玉商量。

《雍正王朝》第4问:邬思道为什么说接手刑部冤案将不容于天下?_第2张图片

张廷玉的做法绝了,直接将老八的奏折烧毁了。为什么张廷玉敢烧毁这么重要的证据?我以为主要是从康熙的立场考虑问题:倘若这份奏折属真,作为国本的太子将被置于何地,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被废啊?倘若属假,身为皇子的老八胤禩又将被置于何地?无论肖国兴所供真假,都扯着康熙的神经,都牵扯这整个朝廷的神经。废黜太子,是废掉国本,太子经营三十年,盘根错节,没有十足的证据的把握,废太子就会引起朝政动荡。康熙焉能不知,肖国兴一言,着实将康熙送入左右难为的境地。

张廷玉的这一做法其实是给康熙一个出路,是十分合康熙之意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肖国兴所奏这事。康熙也领会,随即让图里琛将肖国兴流放看管。

如果,老八胤禩堂堂正正的审理刑部冤案,把握此次冤案的分寸,断不会出现这般情形。自此,康熙对于这位八贤王胤禩,估计也是痛彻心头。

那么,这是不是邬思道所说的不容于朝廷,不容于天下,不容于皇上呢?很显然不是,错在胤禩本人暗藏祸心,将康熙推入左右不是的境地。想想,如果老八不去诱骗肖国兴,那岂不是天下太平。

这只能说明一点:老八胤禩为争夺嫡位,时刻无所不用其极,在整个夺嫡之战中,都遵循了一个万无可变的原则,就是一个“乱”字,因为只有乱,他最终才有机会。他知道这份奏折对于康熙的意义,他希望康熙心乱,从一开始就这样。

那么邬思道到底是不是说话过了头呢?也不是,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胤禛与胤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事基础的不同。老八胤禩处处不得罪人,处处收买人心,朝廷里倒向他的人很多,势力很庞大,所以号称八贤王。而老四胤禛因为追比欠款,得罪了很多人,是个孤臣,人称冷面王,人际关系自然比不上老八,朝廷支持者也少,要不是“寄宿”在太子胤礽名下,他和老十三只怕就是两个光杆儿司令,这样的群众基础,实在是不好办事。

《雍正王朝》第4问:邬思道为什么说接手刑部冤案将不容于天下?_第3张图片

正因为胤禛寄名在太子名下,所以,如果是胤禛去捅一捅刑部,尽管与太子胤礽关系不大,但是毕竟还是涉及到了太子,在外人看来,就是自己敲打自己屋上的瓦,戳自己的“保护伞”,必然会引起太子党的可恶,臭骂他没有良心。别有用心者,如老八集团,还会趁此说他要借机扳倒太子,自己上位,这不正是康熙所忌惮的吗?到那个时候,胤禛就是有嘴也说不清了。我想,这就是邬思道的真实意思。

但是老八就不同了,他是八爷党,有群众基础,基本上是和太子党对着干的。猛戳一下太子的屁股本来就是他一贯的行径作风。朝野上下有多少都是他的人,没有谁敢在背后对他吐唾沫,太子党本身错漏连连,也就只有闭嘴的份儿,所以胤禩不同于胤禛,他不会出现邬思道所说的情形。

而这些,康熙心里都是清楚的。若是批评了胤禩,胤禩就会因愤可能抖出肖国兴的状词来,那时候,天下只会是一个乱字了得,正合他意。若是不批评不提拔,胤禩刑部冤案处理得当,(只是攥了个自以为是的把柄而已)又说不过去,恐怕以后没人干事了。所以,只有提拔他,以此稳定朝局,避免动荡。

所以说,康熙也是有苦说不出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雍正王朝》第4问:邬思道为什么说接手刑部冤案将不容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