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伊秋
采访:轩子/潇潇
编辑:达达
《晓女人志》第二期人物专访,来到蜗居于南京江北的“老锅说”私房砂锅菜。这家店门面不大,名气却不小。来来往往的回头客们,像自家人似的,跟老板、厨师唠着嗑,轻松自在。
伊秋,“老锅说”的老板,忙忙碌碌,跑前跑后。待她短暂休息时,我们终于得空采访,听她讲讲这几十年的精彩人生。
人如其名。伊秋的身上自然流淌着秋季的色彩,有丰收后的沉稳踏实,还有岁月赠予的平和与安静。
伊人如斯。她说,我们都生活在烟火凡尘中,要做一束光,去温暖、照耀别人。
1
“我准备好了!”
历时半年,梦想照进“老锅说”
“老锅说”是伊秋花费半年时间细细打磨,刚刚起步的新锐餐饮品牌。在餐饮行业不断洗牌、快速迭代的当下,是什么样的勇气使她大浪淘沙、毫不退缩?答案,可能藏在每一份严苛选择的食材中,也可能藏在不断研创新菜品的每个深夜里。
伊秋说,做餐饮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景。现在或许不是进入餐饮业最好的时候,于她而言,“我准备好了”,就是最正确的时候。
在凡事都求快的今天,“老锅说”好像就是一种慢吞吞的存在。老味的环境,远去的妈妈甚至奶奶烹制的味道,为一餐健康的饭而不遗余力,承载着“时光、温度、诉说”等所有美好的体验。
伊秋坚持着自己的“一厢情愿”,却收获了顾客的认可。挺着大肚子的孕妈,带着娃的宝妈,顶着烈日走到偏僻的店里来吃饭,还充当起义务宣传员,“老锅说,好吃又放心。”
在伊秋看来,做让人放心的餐饮是最起码的准则,在今天却变成一种难得,不免唏嘘,“希望餐饮人不要过多地着眼利益,回归理性,稳扎稳打。“
2
放大感恩 不对抗
幸运总是来“敲门”
伊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走向社会,二女儿正在青春期。她还有一位极富生活情趣的丈夫,两人互补,互助。她所经历的跟大多数女性一样,在家庭、事业中权衡,与自己和解。
对伊秋来说,焦虑主要来源于两个“孩子”,一个是青春期的二女儿,一个是正在步入正轨的“老锅说”。
两个都很重要,都需要她的关注和付出。累是必然的,但是只要空下来,她就会主动融入孩子的世界,去倾听她的困惑,感受她的成长。
伊秋身上有一种淡然若水的气质,这或许来源于原生家庭的浸润。在这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大家族里,伊秋是老幺,在哥哥姐姐的爱与包容中长大,也生长出有爱、向上的价值观。当然,另一半也“功不可没”。一个“有趣”的丈夫,搭配这个“枯燥”但正能量满满的女人,就是100分的默契。对“孩子控”伊秋来说,即使“张母十几迁”,也毫无怨言,因为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她也一次次遇见新的自己。
她总说自己很幸运,遇见这么好的亲人、格局很棒的贵人。为什么幸运总眷顾着她?因为她把感恩放大,把自我缩小,活成了一道光,在一次次被滋养的过程中不断丰盈,也照亮别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是反哺,而不是对抗,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美好遇见。
3
凡尘中再微小的光
也足够温暖有力量
她自嘲是“老女性”,但在我看来,伊秋就是一位当代新女性。
她说,我们都是凡尘的一员,每个人都是一束光,彼此照耀。每个人都要有一颗上进的心,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努力做自己,恰如其分地权衡工作、家庭,别太累。
对十年后,你有什么期许?伊秋有三个愿望: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快乐;希望“老锅说”的理念被更多人认可,希望更多坚守初心的餐饮店涌现;期待“老锅说”直营店遍布长江南北。
采访结束后,伊秋女士对我们《晓女人志》平台表示了认可,希望我们黏着更多有趣的、有温度的人。
采访后记
伊秋很谦虚,不愿意标榜价值观,她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个餐饮人该做的坚持,她感恩所有的遇见并将其归结为一种“幸运”。她跟我说,如果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希望家人能将她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让自已以另一种形式回馈所有的遇见。这是她在凡尘的最后一个愿望。
在四十多岁,正在迎接丰收的年纪,她考虑的却是生命最后一刻的反哺。这种淡然与勇气,深深震撼了我。这种伟大,是一束温暖的光。
感恩遇见每一烟火气中有趣有温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