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100 从他人演讲中看自己

现在是2018.6.27,下午1.26,先记录今天上午。

今日公交

今天坐公交,上来一对母女,女儿大概四五岁,一上来就嚷着要坐位子,但是车上人比较多,没人愿意动动屁股让个座,所以这对母女就站在我旁边,女儿不停吵“我要坐位子,我要坐位子!!”,妈妈找了折中的方法,想抱起女儿,但是女儿挣脱,依旧吵着“要坐位子,不要抱,要坐位子!!”,这时妈妈马上不耐烦了“我们马上要下车了,坐什么位子!”女儿已经喊得根本听不见妈妈说什么了,妈妈开始恐吓女儿“那你去坐,我自己下车了”,女儿始终不听妈妈的,只顾着自己哭喊,一直持续到下车。

刚下车,旁边一位女士就说,一看就是被宠坏的孩子,欠教训。

不提让位问题,只说这个孩子哭喊到旁人的评价。

首先,其实这个孩子一上车就喊着要坐位子,其实有很多种可能,“孩子玩了一天累了,想坐坐”或者“她觉得公交的位子很有趣,想坐坐”或者“她只是觉得在大车里就应该坐在位子上”等等可能性,但是妈妈却没有了解到孩子的需求,一味地想去遮掩和控制,“等等就到了”“你去坐我走了”,用逃避孩子情绪和恐吓的方法,只增加了孩子的叛逆情绪,最终无法收场。

可能在妈妈眼中,这个孩子就是一个不分场合,任性妄为的坏孩子,就像旁人所理解的那样,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孩子背后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和情绪,这种伤害未来可能会带来叛逆的孩子或者沉默的孩子,但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变成这样,只是因为家长在相处中的方式是简单粗暴地伤害孩子。

正好昨天看了一个短片《驯兔记》,根据郑渊洁小说改编,故事中的皮皮鲁和一年级新生孩子们一样好动活泼,但是马上其他孩子就因为环境和老师的严厉对待变成了温顺的兔子,戴上了兔子帽子,只有皮皮鲁没有。他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没有被环境改造和同化,这在周围人看来简直是无可救药,但我觉得值得赞扬。如若每一个孩子都是同样的个性,同样温顺有礼貌,那未来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去追求自己的个性呢?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即使一时被戴上兔子帽子,但依旧是不合适的,毕竟我们要的是和而不同,而不是完全相同。

所以当旁边女士用一种过来人的经验说这个孩子就是被惯坏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可笑,我们让那么独特的孩子戴上乖顺的兔子帽子的时候,是否有想过帽子后的孩子在哭泣?

今日听演讲彩排

曾经闻“演讲”色变,现在听到演讲内心欢喜雀跃。这就是练习给我带来的复利,让我在时间的叠加之后拥有了自信和对演讲的跃跃欲试。

而今天也正因听到“演讲”二字,让我上午来到学术礼堂,观看了三位新老师的彩排演讲,主题为“三年计划”。不过可惜,他们都太过紧张且没自信,没有演或讲,而只是在读稿子。让我有点捉急,好想给他们提各种意见…

所以在三人结束之后,我迫不及待地为他们做了一个演讲定位和侧重,并且提出我的一些意见,但似乎他们接受起来还有些困难…

在此过程中有位老师的心态,略消极,照我的理解,就是三观不正。宁可观众统统玩手机也不愿好好准备演讲,还自认为有来有往,反正我也是这样,所以大家这么对我我也没什么想法,让我觉得略感悲哀…

另两位老师,我认为是三观很正,可惜太过不自信,认为自己初入学校,没什么值得说的,认为周围老师都是权威,自己一无是处。

但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老师没有的朝气和想法,也愿意在学校这个大环境里不断去成长和学习,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补足经验上的缺陷。

同样和他们一起入学校的我,似乎就是大很多的老干部了,虽然我依旧相信老师们有很专业的能力可以帮助我成长,但是他们不是权威,我愿意在他们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但不愿意高看他们,觉得他们什么都对。依旧相信自己即使经验不足,依旧是最棒的,因为我愿意失败,接受意见并且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和前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 6/100 从他人演讲中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