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 年龙上师父母广传

顶礼上师三宝

龙珠师父每日简文与你在此分享

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生命的灯塔

006 | 年龙上师父母广传_第1张图片
吉祥年龙寺

第一章

教法的来源

第一节 共同教法的来源

敬礼一切对于众生具有大悲心之三宝上师莲足! 恳祈加被一切有情之相续,令生清净解脱之意乐,无误趣向佛陀大悲与胜智之彼岸!

一切诸佛都是为了调服众生的无明和爱取而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然而,在这个五浊恶世, 因为众生福德力的微弱而难以遇到真正具有力量的教法之时,却何其幸运地遇到了贤劫的第四位殊胜的导师-释迦牟尼如来, 他按照自己往昔所立的无尽大悲誓愿,降生娑婆世间,引导着罪苦的有情,这就像 《悲华经》中所说的那样: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以本愿故取净妙国土,亦以本愿故取不净国土! 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悲故,取斯弊恶国土!”对于我们的佛陀究竟是如何出现的情况,根据所化众生的心智大小,而出现了各种派别对此有诸多不同的说法,比如:

声闻的毗婆沙部中说,我们的大师自从发菩提心以来,曾经经历了三大阿僧祗劫,在这当中,修集了以资粮道所摄的资粮之后,其最后一生,以具缚凡夫悉达多王子的身体,在金刚座,凭藉大资粮道的力量,而于一座之间证悟了加行道以及见道、修道、无学道,从而成就了佛果,就像 《对法藏》中所说的:

“佛与麟喻独觉二,一座禅定证菩提”

这里所说的是,大师成就佛果的状态,与利根的麟喻独觉是相同的,而且最后生的菩提萨垛也是凡夫,以前的所作称为“顺解脱分”.

此外,在大乘教法中的普遍说法为:

佛陀初发菩提心之后,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修集资粮,最后成为十地的一来菩萨- “胜白髻天子”,十地菩提萨垛所受取的最后生,就是悉达多王子,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 这在《普严功德经》中说:

“吾自最初生起无上菩提心以来,于三大阿僧祗劫之中,以最大勤勇修集资粮,见人寿百岁时之有情,犹如盲者无人引导,故而于此南赡部洲示现成佛,大转难以思议之法轮···”

个别密咒经论中的说法与此相顺,尤其说到:

“佛陀于尼连禅河畔,住于不动三摩地,一切如来劝请他出定,于是他将这个身体放置在原处, 以智慧身前往密严刹土,一切诸佛为其灌顶, 以五种现证菩提的方便令他成就佛果之后,复次又于金刚座示现成佛。”

大乘中不共的说法为:

佛陀在色究竟天的密严刹土中成佛之后,依次于净居天以及金刚座示现成佛,就像《庄严密严经》 中所说的那样,王子虽然在享受着妙欲,但是也非常有力量舍弃它们,所以能够成为世间的调御,例如: 因为听到铙钹之声,从中觉醒到往昔的誓愿力后,由阐那陀作为车夫,前往四方城门巡游,见到生、老、病、死四种状态,心中极为忧恼,于是说道:

“老病乃至趣于死, 倘此三者本不存,于诸极其悦意境,我亦能生欢喜心”

这就是说,我们所认为美好的一切事物虽然都非常圆满,但也并非是常有的,因为伴随着变化的痛苦,而且被行苦包围着,尚且跟随着苦苦的自性! 悉达多对于这些极其厌倦,所以立誓决定出离。

悉达多王子离开王宫之后,在清净大塔前剪除须发,舍弃了一切出家人不需要的物品,换为身着麻布与袈裟。 之后,依止毗舍离与王舍城中论议教言最为闻名的 “远飞”和“胜行”,学习了 “无所有” 以及 “世间根本禅定”,并且现量达到了阿阇黎的证量,但是悉达多洞察到,那些禅定与行为,并非是能够解脱世间过失的途径。 于是,在尼连禅河畔,与五位苦行伴侣共同修行了苦行的禅定,达六年之久。 最后,前往摩竭陀国的金刚座菩提树王前,铺草为垫,坐金刚跏趺,发誓说:

“于此座上吾身纵干枯,

皮肤骨骼悉皆坏败等,

未证多劫难得菩提间,

于此座上决不动身形!”

说完之后,便坚定地端坐下来。 在初夜时分,悉达多安住于摧毁魔军的三摩地之时,令一切魔界都振荡起来,遍布着威慑的光明。 之后,当到达了现量成就菩提之时,在午夜时分,悉达多生起了第四静虑的禅定境界;黎明,生起了天眼和漏尽通,从而究竟了四谛,现量成就了正等正觉, 这便是我们无比的导师释迦牟尼佛陀!

之后,佛陀对最初的五比丘以及八万天人说了法, 使他们断除了两边,随后讲授了三次中道的四圣谛法轮,并且以十二句重复教诫,令五比丘为主的一切眷属全部见到了真谛。 从此,开始教授以律藏戒学为主的教言, 包括毗奈耶的遮戒与性戒的建立,以及毗奈耶经部修行禅定与梵行相应的次第,乃至毗奈耶论藏广说以上的区分等。

然后,在灵鹫山,为舍利弗与目犍连等五千阿罗汉、佛坠的姨母摩诃波舍波提等五百比丘尼、给孤独长者与优婆夷萨伽等许多男女居士,还有天、龙、干达婆等极其众多的四众共同和不共的眷属,转动了第二次法轮,即无相法轮,教授了经藏以心之学处为主的教言,包括经部的戒:菩萨学处的安立:以及经部的经:甚深广大的三摩地;乃至经部的论:一切地、道总持、三摩地的区分。

最后,在天界或龙宫等无定的处所,为无量的比丘、比丘尼、天、龙、菩提萨垛等转动了第三次法轮,也就是了义的法轮,教授了论藏-以殊胜智慧之学处为主的教言,包括论之戒为:以贪心小而且容易的方法调伏烦恼;论之经:趣人真实性的方法;论之论:蕴、界、处、根、识以及如来藏,以自性清净的区分等。根据根性的不同,就有了一时听受到三次法轮,以及逐步听受者逐步听取的差别,而佛的语言、 声音、 词句,则具有超越自相的殊胜, 对于胜者无量事业之法门,以及乘别的数量、调伏的方便、时间的先后等,以凡夫之心智则永远都是难以思量的!

在另外的缘起中,佛陀对于特殊的所化,以法身、 报身、化身等不同的身相,分别讲授了六种续部的成熟灌顶和解脱的教言,先后被诸佛教法的主者秘密主、 观世音、 文殊等等为之做了结集,迎请在天界或者龙宫、圣地之中,利益着有特殊因缘的众生。

佛陀用这样无量的三乘法海,将部分弟子安置于道果,将某些弟子安置于人天的安乐之中,又将某些所化从暂时的大怖畏中解救出来,令其得到依怙。 总之,佛陀以大神变等无量事业游戏,对一切所见到、 听到、触及、 乃至念及的所有众生,犹如点金甘露一般,为其种下解脱及一切智智的种芽!

从释尊降生之后,先后示现出家、 成道等法行引导众生,于四十九年间,为令众生开明心地、 圆成大觉而宣说了无量方便法门,指示本来不曾迷乱的自性, 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共同教法的根本来源。

愿众生快乐、安详、解脱。

你可能感兴趣的:(006 | 年龙上师父母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