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选择重新拜读《实践论》《矛盾论》,基于对自己知识架构的重建,对底层逻辑的强化,同时也是对伟大领袖的崇敬。
两本跨越八十多年的经典著作,在今天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散发着耀眼的智慧之光,引领我们一路前行。
这一次,又恰逢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正好用分析阅读的方法进行再次阅读,也算是对一举两得的一种奢望。
02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知要点。
(1)种类
这即是一本关于认知问题的哲学理论性著作,也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得正确认知的实用性著作。
(2)主题
知与行的关系。
(3)整本书谈什么
全书围绕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展开。
(4)列大纲
本书一气呵成,并没有区分明显的章节,但从全书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大抵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
两次飞跃交叉进行,螺旋上升。
(5)解决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和纠治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03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知全文。
(1)关键词
"实践",如物质生产、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统统看见而已称之为社会实践。
"感性认识",感觉与印象的阶段。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经验论"或"唯理论","右倾机会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
"能动作用",贯穿与认识与实践过程的全程。
(2)重要句子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该句话阐明了生产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基本与实践本身划等号。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突出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从根本上讲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与其它的认识论区分开来。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说法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认识的基本阶段,以及两个阶段间的区别、联系及作用进行了说明。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两次飞跃,强调了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步性,凸显了人的能动性所发挥的作用。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反应了认识的逐步发展过程,不要奢望一劳永逸、一口吃天。
以上这些句子比较重要,与作者表达认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的主题高度相关。
(3)论述要点及重新架构
纵观全文,第一部分从生产活动开始,引出人的社会实践,提出社会实践乃是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并进一步强调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二部分,第一次飞跃。以考察延安为例,解释认识的感性阶段,进而产生概念,逐渐向理性认识推移。同时,通过大量事实的例举,第一次把实践与认识统一起开,得出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接着又是大量的举例,并指出"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极端。
第三部分,第二次飞跃。我们不但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理论、发展理论,也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实践。
第四部分,两次飞跃,交叉进行,螺旋上升。以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为突破,进一步揭示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
(4)问题确定
从认知上解决了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敲响了警钟,提供了方法,但实践效果还需往复。
04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做判断。
坦白的说,我完全遵守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我看完了、了解了,但并不意味我读懂了。
更重要的是,要用实践来检验真理,我的实践显得可怜而苍白,因此不在这里做出是否真实的判断。另一方面,历史早已经做出了最权威的判断。
对我本人而言,重读的意义在于建立和夯实自己的认知观,更好的前行。
其一,理解了认识的一般规律,知道遇到一件事情,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从何处下手。
其二,明白了认识与实践的一般关系,避免跳进经验论、唯理论、机会主义与冒险主义的坑,保持应有的清醒与定力。
其三,掌握了工作的一般方法,要以诚实和谦虚的态度参加到实践当中,而不是站在旁边指手画脚。
其四,知晓了能动性在整个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步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检验与发展,但单从认识论本身来说,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全部凝结成文末的三句话: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