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父性与母性

文/自然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父性与母性_第1张图片

每个人在理性的时候,父性的严谨占主导地位,在感性的时候,母性的敏感占据上风。如果这个人理性的成分居多,人们会认为他是一个理智而富有条理的人。如果这个人感性的成分居多,会被定义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那么哪种人的人生更好一些呢?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长篇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就塑造了这样两位人物。少年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相识于玛丽亚布隆修道院,并成为好朋友。纳尔齐斯是一个理性的人,歌尔德蒙是一个感性的人。

最初,歌尔德蒙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成为一名修士,守护在上帝身旁。纳尔齐斯认为朋友的想法只是受到父亲的暗示和指引而已,并不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不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他指出了两人的天性截然不同。

“你们的故乡是大地,我们的故乡是思维。你们的危险是沉溺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危险是窒息在没有空气的太空里。你是艺术家,我是思想家。你酣眠在母亲的怀抱中,我清醒在沙漠里。照耀着我的是太阳,照耀着你的是月亮和星星;你的梦中人是少女,我的梦中人是少男……”

歌尔德蒙受到强烈冲击,听从内心的召唤离开了修道院,走向人世,成为一名流浪者。一边忍受饥饿、艰难困苦、死亡的折磨,一边也在感受着大自然一切美的东西,享受着两性之间的欢爱。他经历的所有都成为酵母,在他的内心酝酿着。

慢慢的,歌尔德蒙发现人在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时候,表情是一样的,两者无法分离总是相伴而来。人世间就没有能够永存的东西,爱情、幸福、生命,所有的都会随风而逝,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艺术品可以留存下来。虽然艺术品也可能被毁坏,但其留存的时间远远长于一个人的生命。

当歌尔德蒙被一座圣母像深深打动,恋恋不舍时,他突然知道了,自己要干什么了?他去找这座圣母像的创作者,拜师学艺,要成为一个雕塑家。

他第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是以好朋友纳尔齐斯为原型创作的彼得像,因为那个形象就涌现在他的脑海,催促着他不断地呈现出来,因为那时候,他已经很清晰地看到了两个人之间的不同。

他不愿意做些具有高超技巧,却没有打动人心的不具备感情冲击力的雕塑作品。他不想像师傅一样不断地承接雕塑任务,积累财富。因此他拒绝了师傅加入行业协会,继承师傅衣钵的邀请,选择继续流浪,让心中的形象继续发酵。

多年不见的两位好朋友相聚在总督的监狱,歌尔德蒙是一名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囚犯,而纳尔齐斯已经成为修道院的院长。纳尔齐斯相信朋友的潜力,解救并带他回到修道院,又一次将他的感情引导到理性的层面。

歌尔德蒙在此创作了他的代表作,类似于一个布道台。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现人世,一部分表现上帝之言。将他对于世界的认识,通过形象的花草、动物和福音传播者的形象表达了出来。

纳尔齐斯帮助歌尔德蒙克服了一个创造者常有的孤独感,将他的气恼、焦躁、兴奋和忧虑转化成为宁静和充实,使他深感幸福。歌尔德蒙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作品,抒发出了埋藏在不安、倔强和稚气的内心中的感情。

歌尔德蒙也让纳尔齐斯认识到,精神并非唯一的道路,或许也不是最好的道路,因为感官同样能深刻地认识存在的奥秘,而且能比思想家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歌尔德蒙向他表明,一个负有崇高使命的人,即使在生活狂热的混沌中沉溺得很深,浑身糊满血污尘垢,也不会变得渺小和卑劣,泯灭心中的神性;他即使无数次在深沉的黑暗中迷途,灵魂的圣殿里的圣火仍然不会熄灭,他仍然不会丧失创造力。

最为关键的是,纳尔齐斯精心营造的思想殿堂,受到了朋友的猛烈震撼,以致于他本人都产生了怀疑。他自己的生活看似要正确、稳定、规矩一些,与一个流浪汉和好色之徒相比,要纯洁和正当得多。可是这种呆板枯燥的生活,这种弃绝人世和感官的幸福,回避污秽和鲜血,向哲学与信仰逃遁的生活,就真得比歌尔德蒙的生活来得好吗?他陷入深深的思索。

最终,他们仍然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很难说谁优谁劣,就像两个好朋友,互相完成对对方的启发,并获得自我成长一样。

最为重要的是,成为你自己,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父性还是母性,那样离灵魂更近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父性与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