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研读《孔子家语》

懒懒地睡了午觉,正要起来读书,听到敲门声。我家里是极少来客的,隔门问询,知是安装电热水龙头的工人师傅,便开了门迎他进来。

态度热情,干活麻利,不过十几分钟便安装完毕。微信支付将费用打给他,又递上一枝烟,顺便闲聊几句。我说见你有些面熟,他说原是清华物业公司电工班长,以前也曾到我家里来服务过,这才恍然大悟。问他如今做什么,他说平日给几家电器销售商做安装售后服务,夏日夜晚也与妻子在文化路摆摊卖冰赤豆。问他为何放弃班长不做自谋职业,他说企业工资太低,空有一身电工本事,拿着那点薪水混日子,不如自己做些小买卖,收入提高,还乐得自在。

送他出门,目光重新落在《孔子家语》上。

孔子为何上任伊始就对大夫少正卯痛下杀手,我的答案是“因言获罪”。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因临朝称制,颇受后世史家非议。但就是这个以专权著称的吕后,却带头废除《妖言令》法律,允许民间文人草民议政,错而不咎,一度被赞为进步开明之举,也被视为执政自信的表现。满清早期实行“文字狱”,把“因言获罪”推上历史巅峰,弄出很多政治闹剧。

既然制订《妖言令》纳入国家法律层面,说明统治者对民间议政是持反对态度的。如今时代进步政治昌明,人人皆有言论自由,但无论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

将视线回到孔子时代,那时还没有“百家争鸣”,争鸣要等到100多年后齐宣王在齐国建立稷下学宫,聘任荀子担任祭酒,类似于今天社科院院长后才开始的,但孔子时代已经出现了争鸣的端倪。

春秋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纷纷扩张势力,试图称霸天下。诸侯想要扩张,急需强国之策,于是民间文人学者闻风而动,纷纷献出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所谓“十年寒窗苦,货与帝王家”,读书学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等到这一天献给诸侯,让自己的政见得到采纳和施行,进而获得政治权力闻达于天下吗?

林子大了,难免什么鸟都有。于是,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思潮涌起,凭借个人思想建立一套理论,四处游说讲学获得民众认可,在底层树立势力后向上影响上层政治,前几年,网络时代风起云涌的“网络大V”们不也是如此吗?

少正卯非常善于经营“粉丝经济”,身为贵族,有受教育的资格,掌握知识智慧,同时与孔子同时在鲁国开设私学,广收门徒讲学,被称为“鲁之闻人”,在鲁国非常知名,具有很高社会影响力的人。

舆论自古都是一把双刃剑,《荀子.王制》中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指的就是民意,民声。民间的意见和声音看起来似乎是微弱的,但任由民间无序的,错误的声音泛滥,其后果必将导致泛滥的民意绑架上层政治,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并不是说不让老百姓关心国家前途,关注国家利益,而是要在一定范围内议政,不能以暴民意志来左右国家政治。

以孔子的政治敏锐,清楚地认识到,少正卯“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莹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

少正卯所处的社会地位,足以纠结起门生和信徒,建立一股势力为自己结党营私;他的言论和学说,足以迷惑众人为自己博得声望,取得更大的社会话语权;他积累的强大势力足以与当下礼制对抗,成为一股异端的政治势力。这样的人,是人中奸雄,不能不把他除掉。

读到这里,回头再看“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语出《论语.为政》)才明白,孔子所说的“异端”,指的就是像少正卯这样偏离正道的学术思想。

研读《孔子家语》,果然对解读《论语》大有助益。

0708研读《孔子家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708研读《孔子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