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拖延了吗?

这个时代,你要是不和拖延沾点边,都不现实。所以这一期网络课堂,我们就来聊一聊拖延行为。

通常说的拖延症并不是心理学和医学上的术语。准确的术语叫做——选择性拖延症,指的是非必要的、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也就是通常说的,一件事我明明可以很快的做完,但我就是做事拖沓、不想去做或者懒得做,非要等到赶鸭子上架时才去做,结果往往是一团乱。

也有人将拖延归为时间概念不强,时间管理上有纰漏,但是即使你准备了时下流行的番茄钟,梳理了自己的时间脉络,拖延还是萦绕在你的身边,就是不肯离去。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陷入到拖延的泥潭中的。你接到了一个写总结的任务。刚开始你是不是会这样告诫自己“这次我要马上开始”,可能你只是查了一下资料,或者觉得无从下手,就这样过一会儿后,你又会告诉自己“我得马上开始了,不能拖。”这当中可能又出现状况了,比如下面报不上资料,办公室突然来人了。中断之后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我明天再做又能怎么着?”等到了明天,你可能会出现“时间还很充裕”的想法,再然后就到了时间节点了,不行啊,得做了,怎么办?要么打太极的推出去,要么就做的差不多就行了。等事情结束后,还会告诫自己一次“我下次不会再拖了。”结果呢?下次还是一个样。我们就是这样陷在拖延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我说四个原因,大家自己对对号,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一是对自己信心不足;

二是讨厌被委派的任务;

三是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

四是追求完美。

想一想,你属于哪一种或者哪几种?

其实拖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任务的负面情绪造成的,比如这不是我的任务啊?这个任务我没做过啊?这个任务不知道从哪着手啊?凭什么给我不给别人啊等等等等。正是这些负面情绪使得我们不愿意去做,甚至是回避,从而造成拖延,一点一点的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开始影响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和纠正拖延呢?我给大家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树立目标。别说什么我自己我还不了解,说实话你对自己的了解还真不一定准确和全面。还是刚才写总结的那个例子。为什么要拖着呢?时间很充裕,还是说这个总结不重要?或者是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好,达不到领导的要求呢?给拖延找理由,那可就多了,最后你用几个小时赶出来的初稿的质量可想而知。那你会得到什么反馈,焦虑、自责,缺乏执行力?可是这个反馈信息是真实吗?所以要接受自己并重新认识自己,根据对自己的新认识,树立合理的目标,有目标给你指引,诸如“我一定可以!”“马上执行”的“成功学”口号才会起作用。

第二,分解任务,制定KPI,各个击破。没有目标不是好事情,但是目标过于宏伟也不见得是个好事情。面对长远的目标,繁重的任务,很多人都会选择逃避,因为无从下手啊,而且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这就会造成拖延,直到到了Deadline的前一个晚上,你才开始构思、准备,为时已晚。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分解任务,制定属于自己的KPI,因为小任务更容易实现,你也更乐意去做,完成后可以给你及时的信息反馈,无形之中你的信心也会随着目标的完成逐渐提升。因为有KPI的衡量,就可以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适当的奖励自己一下,给自己的生活一些小确幸。想一想当你完成任务后可以吃一顿大餐或者买一件自己心仪的物品,是不是手中的任务也变得轻松起来了?

第三,设定期限,以日计算,提醒自己。所谓的设定期限,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Deadline我一般把它称为死亡日期,也就是最后的期限。以日计算,就是改变我们的计时方式,比如任务要求是一个半月后完成,那我们就直接按照45天开始倒计时。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以天计算会让人感到时间的接近,更愿意早做努力和准备。所以,不妨将截止日期的提醒设置为“距离现在还有多少天”,以提醒自己并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挥霍拖延,应该赶紧安排好计划、开始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你拖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