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741

杂阿含经741_第1张图片

[导读:以各法门修七觉支]

四念处不只是四个方法,而是许多法门都可以应用而渐次提升觉知的四个层次;七觉支不只是七个项目,而是修佛教法门自然可渐次觉悟的七个层面。

第741经开始即列举以下诸多法门,皆可从四念处(念觉支)入手,完成七觉支:

第741经:不净观。

第742经:随死念。

第744经:四无量心。

第745经: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

第746经:安那般那念。

第747经: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尽想、断想、无欲想、灭想、患想、不净想、青瘀想、脓溃想、膖胀想、坏想、食不尽想、血想、分离想、骨想、空想。

不净观经:本经叙述修习不净观,则能得大果。

(七四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当得大果大福利。云何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不净观俱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捨;修择法、精进、喜、猗、定、捨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於捨。」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不净观」,巴利本作 Asubhasaññā。

译文

七四一、不净观经:本经叙述修习不净观,则能得大果。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常修不净观,多多的修习后,当会得到大果大福利。为甚么修习不净观,多多的修习后,就能得大果大福利呢?因为这位比丘修习不净观,乃俱念觉分,乃依远离,依无欲,依灭,而向于舍(涅盘)之故。也修习择法、精进、喜、猗、定、舍等觉分,而依于远离,依于无欲,依于灭,而向于舍(涅盘)。」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

(不净观为四念处之一的观身不净。贪欲盛的人,多修习此观。是观通身之内外都不净,目的在于灭少贪欲之生起。)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觉支相应46〉第67经不净经。

[读经拾得]

淫欲重的人适合修不净观以对治,以不净观修身念处的入门法,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08经的「读经拾得」中「不净观」的部分。

身念住解释链接

不净观的主要修法是在身念处的范畴,不过在修不净观纯熟后,也可以修习受念处:将觉知转向感受是苦、乐、还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当下的感受,即可修受念处。例如不净观修得好时,身心轻安会有乐受(相较下也减轻了淫欲的吸引力),这是受念处觉知的范畴。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例如不净观修得好,不起贪心,修心念处时即可觉知。另一方面,进阶的不净观修法会到墓地观察死尸,到墓地时会先作慈心观之后才作不净观,有慈心观则不起瞋心,也是心念处的范畴。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会减轻,修法念处可从觉知这五盖的有与无开始,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如何去除它的方法。观察五盖的起因、条件,也就是法念处的观察因缘。

持续修不净观到正念专注在当下,念念分明,即是以不净观修成「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麼法有益、什麼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不净观,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理越来越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捨觉支」。

像这样依序练习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乃至七觉支的方法,也可参见卷二十四第616经的「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616[读经拾得]

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本经中的「取自心相」即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有四念处(念觉支)后能辨别什麼法有益、什麼法无益,因此能促成择法觉支,进而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

本经中说「取内心已,然后取於外相」,举前一经的例子就是先了知自心是不是有散乱、昏沉等状态,若有昏沉则取净相来对治。如果不知道内心的状态,只靠外境来提神,纵使一时没有了昏沉,也是误打误撞,治标而不治本。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有什麼入门的方法?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可以承接身念处作连续的练习,也可以单独分开练习。由於这四个念处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细緻,平日工作或生活会让心散乱掉的人,可先以身念处收摄身心,心不太散乱后才容易清楚觉知较抽象的受、心、法。

受念处:苦、乐、不苦不乐

在修身念处时觉知不同身体部分的感受,或是觉知当下呼吸的感受,就是「受」。因此自然能从身念处转向受念处。

修受念处时,要能知道此时感受是苦、乐、还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三者的哪一种。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1经说感受就像是风,有时吹东风、有时吹西风、有时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有时强、有时弱,但我们通常不会因為风怎麼吹而心烦意乱,不会执著风要从东边来,也不会因為风较强而生气,因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受」也是如此,苦、乐、不苦不乐的受来来去去,不须要执著。不须要太在意「啊!我真是快乐呀!」或是「啊!我真伤心呀!」乐与苦并不是永恆的,受就只是受,这个正观可逐渐地减弱感受触发激烈反应的力道。

例如打坐时腿痛,修受念处时,可将主观的痛觉转作客观的分析对象,腿痛有时就不会那麼难耐,痛而不一定苦。

心念处:贪、瞋、痴等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因此能从受念处转向心念处。

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要知道目前心中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

当觉知有贪、瞋、痴时,初步还不须要立刻就否定贪、瞋、痴,第一步要做的是认知贪、瞋、痴,了解目前的心裡面发生了什麼?

如果贪、瞋、痴变少了,也要认知到。

因此在修心念处时,不只要知道什麼时候做错了,也要知道什麼时候做对了,两者对心念处都一样重要。正如照镜子能让人发现要如何增进自己的外貌,照见自己的心镜能让人发现如何增进心的状态。

四念处在练习时,要一一标记(知道)当下的状态,以收摄心念;等到觉知已经稳固后,可不再须要特别一一标记当下的状态,只要轻鬆地、客观地觉知,维持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穀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穀物收成后,田地一片乾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鬆坐著,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鬆的、放下的。

法念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捨觉支)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自然会减轻。

要知道这五盖的有与无。

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这是法念处的特点。

当五盖都没有时,自然就会有喜悦。「喜」是一个觉支(觉悟的一个要素),这「喜觉支」可在四念处修得好时升起。

修习四念处就是「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麼法有益、什麼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处,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理越来越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捨觉支」。这些就是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同样地,要知道这七觉支的有与无。

观察这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

因此而可藉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体悟因缘法而成道。


不净观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阿含经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