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好想法的基本思路]
《小王子》作者圣埃里克苏写过一句话,“I would bring myself down to his level.”大概意思是自己与大人讲话必须要把思维降一个等级,以此来讽刺成人世界。
昨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推送,关于孩子的世界,看后感觉在小孩的世界里,成人可能才是被愚弄的对象。
内容是美国知名趣味博客Pleated-jeans的博主做的几幅图,关于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进行对比,放两张图:
这让我想起,在微博看过小学生作文、考试等脑洞大开的回答,令人捧腹:
例子:
小学生:_____
阿姨:哟是红灯啊,我没有注意!
A.正确答案:
小学生:阿姨,现在是红灯,您不可以走,注意安全!
阿姨:哟是红灯啊,我没有注意!
B.脑回路短路答:
小学生:阿姨,我是红灯啊,您不认识我啦?
阿姨:哟是红灯啊,我没有注意!
类似的小学生脑洞大开的例子网上很多,有人感慨现在的小学生想法真的得令人摸不着头南,让人感觉到小学生的无尽嘲笑。
那上面这个例子来说,仔细想来,会发现不管是答案A,还是答案B,都确实能匹配。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有唯一的答案,在生活中,谁规定名字不能叫红灯呢?
另外,你会发现所有小学生脑洞的回答,本质上没有超出自己知识的范围,但却让自己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信息。
不经让人想问,为什么小学生的脑洞能这么大?为什么明明知道的都差不多,创意的点子总是被别人家的孩子想到?
当然,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我试着从我的角度,尝试着回答一部分原因。
当我们觉得B答案脑洞大,是因为发现这个“红灯”指的是人名,而不是我们熟知的“信号灯、止步、危险”等一些强连接的信息,这是成人的过去经验积累所形成的固化思维。
然而孩子没有那么多经验,对句意的判断没有那种经验的束缚,红灯是指人名还是信号灯,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程度的连接。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表征”构建程度不同,从而产生的联想也不一样。
关于心理表征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的解释,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里结构,或者具体或者抽象。
举例来说,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会在脑海“看到”那幅著名油画的形象,有些人甚至能知道细节,历史等等信息,这些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那可能小学生没看过蒙娜丽莎的画,但正好隔壁邻居的那条狗就叫“蒙娜丽莎”,于是隔壁邻居那条狗就是蒙娜丽莎在他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如果再等孩子长大,学到了很多东西,邻居家的狗也早已逝去,慢慢的,蒙娜丽莎在他的脑海中又是会跟第一种情况相类似。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是孩子的经历,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经历一些事,经验开始丰富,对信息的处理手段发生变化,事物在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也呈现不同,由于大部分人也不会察觉自己孩童时期是如何思考的,渐渐地脱离了种思维方式,长大后再难进行那样的思考。
就像一个“知识诅咒”,我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的情况。其实不仅仅是创意的大敌,也是我们生活中处事的大敌,因为“知识的诅咒”,我们会变得傲慢、难以沟通、互不理解。
既然已经无法像孩子那样习惯性思考,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好的、有意思的想法呢?
这里借用李叫兽与成甲提到的方法,总结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是广度,就是思考的多样性,可以结合经历或者不同事物,也可以结合知识、事物的性质、属性等等进行思维的发散,根据不同的性质、属性找到不同的用法。
之前听水哥讲过一个蜡烛的例子,利用蜡烛熔点较低、遇冷凝固的性质,做一个工艺品;与鞭炮结合,做一个延时的爆炸装置等等,根据不同的性质就会找到不同方法。
所以,尝试问自己,这个概念还可以解释哪些现象?又可以根据性质,应用到哪些领域?
(推荐工具:九宫图分析法)
第二是深度,就是想的更深,如果对某个知识、事物,只能想到一两个联系的话,那就不断深化这几个联系,尝试问自己,为什么?直到不能再深下去,这样就可以到达思维的底层,会发现这个联系会与最初的知识中间隔了好几层,而最深的这层可能才是本质。
举个例子,去医院看病,告诉医生头痛,但医生需要全面检查,因为你的病因很可能并不在头部。但大多数人就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所以,从WHY出发,尝试先问自己为什么?
(推荐工具:黄金思维圈)
(本文仅代表个人的思考观点)
Shawn
2017.04.03
参考:
安德斯·艾利克森 / 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
李靖《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
成甲《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