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

一转眼本科毕业十年了,向来冷清的微信群忽然之间沸腾了起来。

当年的班长、副班长、团支书,以及一众积极分子热火朝天地张罗起聚会相关的活动及方案。

同学聚会经过这几年媒体的一些负面报道,让人们对这个在纯真年代无限珍惜和向往的活动有了一些些灰暗的想法。

曾经一度,在遭遇连环打击的情况下,对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有着颇深的体悟。有那么几次小范围的同学聚会,我都是回避的。“自闭”和“抑郁”严重的时候,我的“仓鼠球”里只能容纳我老婆、父母和一两个亲友,其他人都渐渐淡出我的视线。

现在经过几番挣扎,不断地重刷三观,终于对“入世”的一些事情能够多几分包容和共情,也就不那么较真了。

这一次的同学聚会我也万分期待。首先,这是十年的重聚,人生不会有太多个十年。无论亲疏,曾经一起生活、学习、玩耍的小伙伴们能够克服时空的阻力,再次聚在校园,本身也是意义十足的一件事情;其次,工作之后一直奔波,并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故地重游。那里有我的青春(虽然是懵懂挥霍的青春),那里有我的纯真年代,我无比珍贵的粉红色回忆,更别说,那里是我爱情萌芽的地方。那里是我一直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十年,不长也不短。“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起发芽的麦苗,在秋收时也会有高有矮,有饱满有干瘪。在班干部和积极分子们在积极联络散落在四方的同学们的时候,也能感受出大家不同的反应。

这种反应分两极:

过分积极。积极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混得比较好的,比较自信,所以言谈间比较轻松,语气中也流露出超出聚会的意义本身的憧憬;一种是乐天派,向来和人亲和惯了,所以不管自身境遇怎样,有情义的地方,就有他们的憧憬。

消极被动。消极的人也分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和同学们在一起感觉有压力,又不愿意丢面子,所以,“千呼万唤”也不肯来;一种是比较内向的,多年不见,本性不变,因为岁月冲淡了感情,模糊了记忆,能回避则回避,能不见最好“别相见”。

在我看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处境做出的自然反应都很正常。有人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像我这样偏好“孤独”的人,当然明白“一个人的狂欢”有时候何其精彩,但同样地,我觉得,偶尔“一起孤独一下”又何妨?

大部分时候,世界是属于外向者的,也是属于进取者的。这也很符合自然规律。那些混出名堂的,那些性格开朗的,他们是命运的宠儿。

内向者和自认为的“失败者”原本不必自怜,不必躲藏。“人生不容易十之八九”。内向者自有优势;而在普遍的“权”、“钱”价值观下的所谓 “Loser”,谁又没有自己的长项呢?“平淡是福”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一种更值得被推广,被广泛接受的价值观。

从时空的维度来看,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渺若微尘。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甚至翻不起一丝浪花。所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从哲学上讲,自我是最重要的;从入世的角度看,人与人一起时的真情以及美好回忆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关于同学聚会,我想说的是,如果大家都能把内心的调子调整到一个频率上,或许就是最美妙的协奏曲。高傲的,请放低姿态(不是故作姿态);乐天的,请体察悲观;内向的,不要太沉溺自我;自卑的,不要太在意审视的目光。

曾记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梦魂憨。
才华自负如椽笔,情义谁怜比俊男。
生死无由今日醉,婵娟难却旧时谙。
十年不见嫦娥月,云海苍茫隔九天。
-- 无名氏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学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