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考察学习收获

12月19日—12月20日,我们单位一行四人赴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高校进行学习考察,通过交流、参观、访谈以上三所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我概括出以下四个特点,分别是:实践工作理论化、常规工作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度化、宣传手段视觉化。接下来,我将从以上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我校就业工作改进意见的几点思考:

一、实践工作理论化。

东北师范大学最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他们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团队正在把就业创业当做一门学问在研究,困难生帮扶、就业指导、质量年报、就业思考……很多我们一样在做的工作,他们已经出版了多部专著,并通过专著的声音,让他们在就业创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反思我们学校的工作,可能辛苦忙碌的完成琐碎的任务的意义大于研究和思考,这样,就会让自己沉溺在琐碎的工作中,既辛苦,又无法提升。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得到相应的尊重和重视,就要提升工作的理论水平,多出高水平的成果,用成果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我们可以改进的做法:

1、下学期,尽快完善出版职业生涯教材;

2、学生获得求职经验的有效来源,往往是与自己背景、条件相似的同龄人的真是职业体验。因此,招生就业处可以做学生求职的“显微镜”,扎实有效的做好大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访谈作业,结集成册,建立符合我校就业现状的“河北师范大学职业访谈库”,面向全体学生开放。这项工作对学生的现实意义是,可以给未来找工作、考研找到现实就业的参考意义,对学校的现实意义是,做好校本行业发展路径调查,对于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了解专业市场需求、了解毕业生现状都有现实意义。眼光放长远来看,我们也可以像东北师大一样,每年出版一部,做《临飞》、《冉起》、《流金》……这样一个系列的出版物。

3、有条件的话,可以像来我校招聘的重点企业老总、重点中学校长约稿,从招聘方的角度指导我校学生就业创业,结集成册,出版类似于《百名校长谈就业》的出版物。

4、在2016年就业质量年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拿出其中几个重点指标做专题分析,撰写相应的论文发表,为自己积累学术研究成果。

5、积极确定我校就业创业工作定位,比如东北师范大学创业工作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那么,他们就可以围绕师资教学资源开发等问题做一系列研究,我们因为定位不明确,导致工作过于大而全,不利于往纵深领域发展。

6、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智慧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体系”,把零碎工作打包,做品牌化宣传。从我校的现状来看,我校已经将就业指导作为学校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条主线,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包括“入学之初的新生职业初探(生涯访谈),随后的以行动力为导向的生涯行动探索,二三年级的导向教育,毕业年级的去向教育”。二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类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小型工作坊和一对一个体咨询等形式;通过建设就业信息网、开展网上指导与信息服务进行全程化指导。三是使就业指导区别于毕业前简单的政策答疑和思想教育,开展毕业生个性化就业方案制定和重点帮扶。

二、常规工作信息化。

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除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外,及时掌握有用的需求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通过移动媒体阅读信息的90后一代,碎片化的信息如何整合、如何吸引眼球、如何高效快速,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提出的“信息创造竞争力”工作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他们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给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化招聘方案和远程视频面试等全过程的信息服务指导,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信息手段,实现了就业困难生的帮扶前置,这两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网站,大数据支持的信息化手段更加的人性化,完全实现了用户之间交互式的互联互通,而且,大数据能够给学生智能推送与他投递企业相关的同类型企业,也能为他匹配与他相关的同类型求职者,这就为他们实现真正的就业精准帮扶、精准推送提供了信息保证,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真正需要的就业网络平台。

我们已经搭建了很好的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网站的构架和雏形,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我们的网站离真正的人性化精准推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以后,要加强和“就业宝”公司的交流和沟通,加强网站的反馈和修改,争取让网站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可以改进的做法:

1、联系就业宝,确认是否可以进一步反馈注册数据,查看有多少毕业生还未注册绑定“河北师大就业”,有多少毕业生很少关注我校更新发布的就业信息,我们将把这样的信息反馈给各学院,排除考研学生,剩下的学生,就是我们该“前置就业帮扶”的学生。

2、联系就业宝,确认是否可以将学生基本信息、就业意向导入系统,通过大数据匹配,实现“一生一网”,给学生推送与他就业意向相关的就业信息。

3、联系软件学生,是否能在“大学生职业咨询辅导中心”成立技术部,与老师们的需求对接,快速完成软件应用的开发和投入使用。

4、联系就业宝,确认是否能够实现协议书的网络签约、网络审核。

5、联系就业宝,把职业发展个体咨询的预约选项,改成打钩的方式预约,解决目前预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引入东北师范大学的“智能弹屏系统”,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实现接待工作专业化。

7、购买液晶显示屏,开发软件,在师生活动中心大厅摆放,让学生实现对于招聘会和招聘信息的无障碍查询。

8、联系就业宝,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就业管理,加入研究生“导师推荐意见”,看看是否能推动研究生就业率。

9、联系就业宝,简化企业注册手续,让企业实现自主注册,自主完成信息发布,单位代码除了上传照片以外,要手工填写代码,以便日后查询。

三、管理工作制度化。

把自己从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除了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外,另外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把重复的工作制度化,让相应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不推卸工作。比如说,东北师大推出“体验式”就业教育模式,每年从6000余名应届毕业生中遴选出120名形象气质佳、综合素质好、成绩排名在本专业考前的学生作为“就业形象大使”,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就业工作的筹备、组织过程中去。同时,东北师范大学还有一支“信使”队伍。他们把分布在各个工作岗位中,通自己的工作,定期向学校反馈市场需求及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就很好的起到了市场“显微镜”的作用,也能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培育感情、合作共赢。

我们可以改进的做法:

1、联系东北师范大学,拿到他们对于“就业形象大使”和“就业信使”的管理办法。

2、我们学校虽然也存在“就业形象大使”,但是从招聘到管理,流程过于随意,管理不够规范,接待用人单位标准化程度不够高,我们可以参考东北师范大学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管理办法。

3、把师生活动中心就业服务大厅里面“就业指导中心”的悬挂牌细化成:形象大使签到处、就业协议服务处、签约业务咨询处、咨询辅导预约处,实行工作细化分工管理。

四、宣传手段视觉化。

给90后做就业,另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视觉化表达。这一点,东北师大做的特别到位。小到名片、卡片设计,大到生源手册、就业质量年报设计,视觉化传达做的都特别贴合90后的审美需求。而且,精致化的设计也能让人一目了然看到工作团队的精神风貌,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从所有的细节就能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了。

我们可以改进的做法:

1、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干,近期要对接一个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达成一致的设计理念,持续给招生就业处提供各种文案的设计。

2、进一步完善就业质量年报的图表设计。

3、加强工作坊、个体咨询的宣传力度,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方式进行工作坊的预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北三省考察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