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即是人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 ——《道德经》**

1 学车
那天去学车,第一天学车,方向总是不能及时掌握,而且离合器、换档和刹车的操作总是慢一拍,真的是找不着北的感觉。这时教练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方法和要领就是那么几个,具体还是得自己领会。

2 悖论
薛定谔的猫,除非你打开盒子,你无法说出盒子里的猫是生,还是死;一旦你打开盒子,猫的生死也便固定了,可能性消失不见。

想着摆脱某种思绪,但你每次想要摆脱,反而时时提醒了自己这一思绪的存在;想验证某个思绪是否已经摆脱,但一旦你去验证,你又记起了该思绪。

无是没有,但写上无字,却反而有,即使是空格,也是一种有,到底应怎么表现无?如果完全不表现,又怎么知道是要表现无呢?

只有死去,才能知道世界上有没有鬼,但死去后又没法和活着的人对话,于是活着的人至今无法断定是否有没有鬼魂。

圣人为而不居,但如果他真一点也不居,低调以至于无闻,我们怎么知道他是圣人?

我所说的全部都是错误的。

3 众生平等

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说真的,金刚经是这样一部经书,当你心烦意乱时,读它可以安定心神;当你傍徨无助时,读它可以抚慰心灵;而当你得意忘形时,读它又可以警醒谦卑。

我记得第一次读金刚经,看着开篇“如是我闻”四字,会心微笑,很友好嘛。读着读着,经文的起伏转折和逻辑性震瞎了我的眼睛,第一遍没能读完。

在金刚经里,并没有写“众生平等”的字样,但我认为这是这部经典的蕴有之义,也是那些混乱逻辑性的链接线。

如来是真语者,不诳语者,金刚经里的众生平等是真的平等。若卵生,若胎生,若化生,若非化生,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一切众生。为何众生平等,因为众生皆可成佛。甚至佛也是众生之一,并不比其他生灵高等。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

何以故?

金刚经里非常多「佛说XX,即非XX,是名XX」的句式就表达了此义。在逻辑上,佛所理解的世界,并不能代替其他生灵所理解的世界。佛所说的事物,只是佛理解的事物,但不是你理解的事物,他们只共用了一个名称而已。所以佛说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不意当一个绝对的权威,更不鼓励这样做。成佛与不成佛的差别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是认识境界的高低。佛是觉悟的人,离一切象的人。按禅宗的说法,一切众生都固有这种状态,众生之所以未成佛,乃是因为执着于相。

基督教新教改革,人人皆可直面上帝,从而肯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殊途同归。

4 第一个会开车的人和第一个教开车的人
第一只生蛋的鸡已经太过遥远而不可考,所幸汽车的面世还不算太久,应该可以探究一番了。那末,第一个会开车的人和第一个教车的人是谁呢?

通过搜索引擎,我看到,第一个开车的人是第一辆汽车的制作者——卡尔·奔驰的妻子。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奔驰先生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他的作品,并自豪的展示给他心爱的妻子。他的妻子跃跃欲试,在知道了哪个是油门,哪个是刹车之后,便启动了这部今后一统天下的陆上交通工具。之后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奔驰先生希望他发明的机器能在全世界流行,自然要先将驾驭这机器的方法流传开来。在妻子首先试着驾驶之后,她第一个教的人,估计就是丈夫奔驰先生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夫妻二人在熟练了驾驶操作后,就应该向他们的朋友、亲人和邻居们推广了。

那末,他们夫妇在最初的推广中是怎么做的呢?我想,对于没有参与卡尔·奔驰先生研发的一般人来说,真要坐上那辆奇怪的机器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所以,情理之中的做法就是夫妇辆先进行演示。我想,在演示中,他们肯定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高喊:看,我是这样做的;这样就转过来了;这样就快了起来;这样就慢了下来;这样就停了下来。。。

5 呈现而非定义,展示而非告知
在金刚经里,看佛陀看来,也是如此。佛说,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在进入离一切相之境的佛看来,世界已然和一般众生眼中的世界有了分别。就像学会了开车的奔驰夫妇眼里的汽车,与那些从未见过汽车的人眼里的汽车是有差别的。佛的传道,其实和推广汽车一样,是在呈现自己心中的世界。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佛不会定义真理,佛看到了真理,明白了真理不可定义,于是便呈现自己了悟真理之后的状态:敷座而坐…拈花微笑…

为什么要将此种状态呈现出来?或者如金刚经所言,云何为人演说?金刚经回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说实话,我不解其意。我想到的一个词是慈悲。

佛说慈悲,是真语。如金刚经一开始提到的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间人生困苦,大多是由不知如何自处,不能平息自己内心而来。如此处处受制,时时受限,不得自由。想要得的得不到,得到了久而久之又会厌倦,快乐的时光总是太短,在回忆快乐时光时又生出更多的忧伤。这种困苦伴随一生,男女均有,贫富通吃,也许这就是佛认为即使以千亿财富用以布施,也不及将佛法真理传诵所得的福德多的原因吧。如此,对于脱离这一切相,获得那完全自由的佛来说,看到世间众生这林林总总的忙碌、执着之困苦,如何不生慈悲心而希图解救之呢?若是附会一下,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正是一副端坐而慈悲的样子么?这就是佛所说法相庄严吧。

另,了悟的佛希图度化众生,如金刚经所言,却实无一人得以度化。何以故?有论者说,此是圣人为而不居之义,但我认为,这是因为在佛看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的度化不是度化,只是在展示自己了悟后的状态,众生见之,发自身佛心,了悟自性,这一切是自己学习参研之功。须知,众生证悟的佛,是自己自性之中的佛,而非佛陀证悟的佛。所以,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6 佛性即人性
如此,金刚经展示的佛性,在我看来,乃是至纯至真,彻底自由的人性。难道人不应该是这样吗?明晰自己的内心,了悟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失败了不后悔,困苦中不烦忧;孜孜以求不至于痴妄,即使痴妄疯癫,内心依然明净如水;不在意外界的种种藩篱,不受到任何所谓气场的影响;要动即行,想停则止。啊,彻底的自由,纯粹的自由意志,真正的人。

7 言外话
我几乎通篇都是说教、定义的句子,但我本意正与此相反,这又是一个悖论。
佛提倡作四句谒等。即使是呈现和展示,亦无须多言,简单的一个四句谒语,即可道尽所有意思。

彼处便是此处,彼时便是此时,近份终会卸下,远缘终会加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性即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