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地理到乡土地理,只是翻译不同吗?

乡土地理教学和游学的设计考虑

@(备课教案)[四年级, 乡土地理, 北京地理, 山水北京, 游学]

我在哪里?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从“九岁转变”的自我体验中走过,孩子的双脚开始稳稳地踩在大地上,积累了信心和力量,开始在尘世中四处张望,决定要去周围探索,发现新的关系和自己的定位。回答:“我在何处?”的问题。最终孩子会在群体、时间、空间、存在等维度中找到个体或自我的定位。

四年级的乡土地理则是孩子扩展他们世界探索之旅的第一步,也是他们在“空间”中的定位,呼应孩子内在的意识需求,之后他们会由近及远走到整个国家,整个世界。

吾乡吾土

这里我有意用“乡土地理”来替代了之前一直所说的“本地地理”称呼,是强调这个课程中希望让孩子逐渐生成“乡土意识和乡土的情感”,这也算是四年级孩子与周边世界建立的新关系之一。“乡土”之说法较之“本地”,更蕴含着与我相关的那股子亲近,认同与归属

摧枯拉朽的城镇化进程某种意义上逐渐销蚀了我们这一代的故乡记忆,而大部分作为“京二代”的孩子们,也因为父母的工作和自己的求学而经常搬家,似乎难以有一种稳定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小的生长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通过体验和感受去生成“吾乡吾土”的意识和情感,由此产生的这种亲近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不仅对于当下,对于孩子未来的一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image.png

我个人也有一个挺漫长的一个过程对于北京,产生类似乡土的认同和归属感。这种感受和认识的过程,也极大的加深了我对北京,对中国历史、地理乃至文化的理解。

小山水北京

在第一个北京地理板块,我们定位为“小山水北京”。从乡土的视角来看,就是我家附近的山,学校旁边的河。

在“思考”层面,孩子通过故事和阅读,了解北京城所在地区的山脉和水系,北京的地理特点,感受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让他们能够辨别方位,会画教室、校园的平面图;能够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和区域地图。

在“意志”层面,主要是通过周边的远足和游学,了解周边,在行走观察中,逐步建立和发展出对于乡土山水的情感;

在“情感”层面,通过分享“我家和北京的故事”,感受自己与城市的链接,在变迁中感受人与城市的互动与发展;在游学的行走中在感受人类聚落(城镇村庄),山水河流(温榆河),建筑与交通(长城、铁路)的变迁中,感受地理历史、古今中外的交汇和融合。

“血脉相连”的水系

在山水北京的构思层面,北京的地形地貌(北京湾)好比物质身体,而在教学和探索中可以看到河流水系则好像充满了生命力的血液,它不仅从古流到今,塑造了北京湾;而且还在空间上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段生命记忆都链接在了一起。无论是孩子曾经住过的地方天通苑、上地(清河),土沟(蔺沟河)纳帕(葫芦河),最终都汇入了温榆河;而我们曾经上学待过的地方:七里渠、曹碾、嘉浩、西营(秦屯河,二干)也都与一条京北大河“温榆河”息息相关。

本地地理到乡土地理,只是翻译不同吗?_第1张图片
image.png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之后,这条我们身边早已习以为常的河流,显得不一样起来。

这条河塑造了我们所在的京西北的温榆河小平原;
这条河承载了我们曾经的生命印记,见证过我们的喜怒哀乐;
这条河还把我们带到了一起,想血管一样让我们血脉相连;

这条河也慷慨的把她的名字分享给我们。温榆河,北京唯一的一条发源于北京的自然河流。她生于斯(发源),长于斯(流域),老于斯(汇入北运河),一直在我们的身边陪伴,润物无声。她像母亲,她像伙伴,她是我的一部分。

所以这个“小山水北京”板块,以侯仁之先生的《北京湾》起,了解北京的整体地形地貌,而重点落在“我身边的这条河–温榆河”,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板块教学设想

在这个板块中孩子从自己所在的房间、教室,学校出发,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寻求自己在空间的定位,理解自己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第一周从认识方位开始,讲述北京和我的故事,探索房间、教室、房屋、建筑物、学校及周边,从自己的抽屉,房间,教室,校园开始熟悉方位和地图的绘制;

第二周了解北京的整体地形地貌(北京湾),山水和地理;在行走校园周边的基础上,阅读《乡土地理读本》,了解周边的传说故事和四季变化,学习地理的基本知识(涉及领域),绘制地图、路线图和泥塑沙盘。

第三周从“我身边的这条河–温榆河”出发,了解北京的水系和北京城的关系。了解温榆河与我们的关系。了解北京的标志之一“长城”,为接下来的游学做准备。


image.png

第四周进行“温榆河探源–小山水北京游学”,从曹碾出发,沿温榆河溯源,徒步整个关沟。

为什么走关沟?

“关沟”是最早黄敏老师在“温榆河溯源小游学”而带入的,之前的三期和四期孩子都去过。我经过多次踩点,与黄敏老师、董林老师的交流,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将过去的“温榆溯源游学”延展到了整个关沟。

从历史的角度看北京地区,并非汉民族或农耕民族一家独大,长期统治的。相反的,从很早远开始一直到辽、金、元、明、清,这里就是一个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胡汉文明互相碰撞、交流、对话、融合之地。这种多元性塑造了北京的前世今生。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在于海纳百川的“和”字,中国如此,北京更是如此。

而关沟,正是“多元性”的集中体验。关沟有三个关键词:“山水、长城、铁路”

首先是“山水之间”,关沟发源的关沟河(也叫做辛店河)是温榆河的源头,而被关沟分开的西山山系和军都山山系,则是地理上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分界线。沿着关沟一路往西北走,我们就从北京小平原(中国地理的第最低的台阶),逐渐向山区和内蒙古高原(第二个台阶)上升,这种向外走的体验对于未来孩子的学习是很好的铺垫。

当然,一直跟着温榆河,徜徉于山水之间,是此次的重点。

其次是“长城内外”,关沟是崇山峻岭中的一条通道,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冲突交流的前沿。长城所在的400毫米等降水线也是游牧与农耕的天然分界。当然,这些无需孩子了解记忆,只需感受。关沟关城林立,因此得名。从南到北,孩子要徒步走过南口城、居庸关、上关遗址、水关长城、八达岭和岔道城。孩子对于“长城”这个重要的北京名片和标识,应该会有很深的感受。希望未来在理解长城作为文化意象时,也能更多元的理解。

image.png

最后是“交通要道的古今对话”,关沟关沟是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历来是北京进出晋西北,与草原民族经商贸易的交通要道。到现在也有京藏高速G6,京张铁路,216省道穿越其间。这里为什么把“铁路”单独强调拿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徒步过程中,会发现除了温榆河一直跟随左右之外,那条修建于百年之前的京张铁路更是如影随行。另一方面,京张铁路是中国人第一条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孩子要去的青龙桥火车站也是了解和感受之字形铁路创造的地方。更何况,在京张铁路之旁,又有一条为冬奥会而建的高铁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

铁路是工业革命重要标志物,铁路与长城的对话就是古代与现代的对话;当孩子沿途看到当初修路,上关城被扒掉,青龙桥的长城豁口被炸开,无需解释或说明,其中蕴含的意味可以作为种子慢慢在孩子心底滋生。

孩子最后从八达岭站,乘坐S2铁路返京。一路上重新又看到了这五天来他们走过,玩耍的地方,更有一番回味。

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一脉相承,而是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和。上面这些老师的考虑点,孩子能理解多少?这个并不重要。我的个人感受是:只要老师有这份情感带孩子们去行走就行。需要回到意志层面,孩子们需要慢慢的走,在其中嬉戏玩耍。 在行走中感受,慢慢理解北京、慢慢理解中国。

游学日程

初步计划时考虑4天,后来为了让安排更舒缓,让孩子更从容的体验,我们将日程延长的半天时间:

  • D1:曹碾至七里渠骑行(蔺沟河汇合处、讲礼河汇合处、桥梁、橡皮坝)沙河水库、南口村,南口城;
  • D2:居庸关(泮宫、云台),从居庸关徒步至四桥子,(千年神树,仙枕石),上关遗址(摩崖石刻),走河边道路(中石化山庄路线)至弹琴峡出口到达水关长城(水关、詹天佑旧居、石佛寺);
  • D3:青龙桥车站(詹天佑,京张铁路陈列馆),八达岭森林公园(森林体验,长城体验),
  • D4:八达岭长城,长城博物馆;
  • D5:岔道城、坐S2回京。

这几天的行程,最多的是徒步。但其中也安排了非常多样的交通方式:包括骑行,徒步,公交,铁路。只有一小段(七里渠至南口)租用了车辆。我们首次体验集体的20公里骑行,大量的徒步(爬坡,负重),集体搭乘公交车,领略古长城,游览八达岭,乘坐S2长城号列车,都让孩子与这个真实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看到孩子们兴奋和开心的样子,怎么能不喜悦呢?

本地地理到乡土地理,只是翻译不同吗?_第2张图片
image.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地地理到乡土地理,只是翻译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