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瑭诗话丨新疆杂诗其二改诗随记

        环周全失筑,西域似鸿蒙。

  沙砾弥边塞,日云飘宇空。

  天山雪映月,戈壁草迎风。

  多少浮生事,苍凉没碛中。

  

  原稿:

  环周全失筑,西域似鸿蒙。

  沙砾弥边塞,烟云飘宇空。

  天山雪映月,戈壁草迎风。

  多少浮生事,苍凉埋碛中。

  

  家翁:今天的诗第二首:按五律“飘、雪、埋”出律,建议改为“罩、琼、没”为好。“琼”代雪,雪的代称有琼苞、琼芳、琼妃、琼花、琼琚、碎琼等。

  “环周全失筑”什么意思?

  答曰:环周:周围。全:全然。失:失掉,消失。筑:形声。从木,筑声。本义:筑墙。古代用夹板夹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实。名词,指建筑物。杜甫《畏人》:“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环周全失筑”谓由外入疆,四周一切房屋建筑一下消失,全无遮挡。

        家翁:有点偏涩。

  关于格律的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后,个人认为:“平平仄仄仄”并非出律,唐人诗句多用之,或可解作拗句之本句自救之例(“仄平平仄仄”第三字应平而仄,第一字变仄为平而救之)。现将所搜集的资料兹录如下:

  百度百科“三仄尾”词条: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的话便为三仄尾。 对于“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唐人是并不绝对避“三仄尾”的,即使到清代,虽对律诗格律要求严,但认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如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便说:“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下面据唐人五律略述一二。  
  首先,看看出句平起式(指第二字平)。  
  1.出句:平平仄仄仄。对句通常是:通仄仄平平。  
  例句: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山”、“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岑参“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卢伦“殷勤报贾傅,莫共酒杯疏”、“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李颀“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张谓“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崔颢“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孟浩然“崔途迹未朽,千载揖清波”;皮日休“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刘禹锡“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赵嘏“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许浑“僧归下岭见,人语隔溪闻”;韦应物“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等等,不赘列。  
  2.出句:仄平仄仄仄。对句则有二说。  
  一是,由于出句是大拗,故以对句尾三字“三平”救。对句便是:通仄平平平。  
  例句:沈佺期“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韦应物“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此种句法前人称双拗。如,杜甫“欲陈济世策,已老尚书郎。”方回评:“济世策三字皆仄,尚书郎三字皆平,乃更觉入律。”纪晓岚云:“此亦双拗,乃济、尚二字回换,非三平、三仄之谓。”  
  二是,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说:“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为‘仄平仄平仄’句,则拗极矣。而下句则断断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则对句是:平仄仄平平。
  例句:祖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其次,看出句仄起式(指第二字仄)。三仄尾,则会出现四仄:平仄仄仄仄;五仄:仄仄仄仄仄。对句当以第三字平声救,为:通平平仄平。  
  四仄如:杜甫“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鹰隼亦刷子猛,乌鸢何所蒙”;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岑参“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许棠“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李商隐“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等等。  
  五仄如:杜甫“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李白“待月月不出,望江江自流”;王昌龄“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贾岛“此地际会夕,当时雷雨寒”;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等。  
  对于三仄尾,个人观点是:一,初学者不宜先学拗律,故最好是先学律诗正格;二,用三仄尾不为出律,但对句宜严格按要求。三,三仄尾类的拗句最好用于表示拗怒类感情或提起读者注意处。

  台北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

  ……
  二:不可有下三平(三平脚)或下三仄(三仄脚):所谓下三平或下三仄,即是每句之最末三字,同为平声字或仄声字,盖恐音节过于单调也。唯一可以例外者,为专有名词而不能移易者,且如出句为下三仄,则对句应为下三平以救之(按:此为 周师语)。如: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卢陟)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之句。然初学总以尽量避免为宜。切勿轻易尝试,盖恐养成习惯,而坏了格律也。以上为周师对下三平与下三仄所持之论点。然而观诸唐人之作品,其中颇多下三仄与下三平之例。尤以五言近体,其下三仄之例,更是不胜枚举。如: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刘慎虚:阙题)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此在董文焕之【声调四谱】中,已引为定例。近人邱燮友教授,亦以为可以不救。而如于对句作下三平以救之,则又形成上下联皆为古体诗之格律,反为不妥。另有部分诗论家,则认为乃是以对句之首字该仄而平救之,然拗而不救者,其例亦颇多,即可证诸此论非确也。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许浑:早秋)

  新浪博主柳林《写格律诗可否用“三仄尾”和“三平尾”》:

  关于三仄尾
  所谓三仄尾,是指五言律诗中“平平平仄仄”变成“平平仄仄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变成仄仄平平仄仄仄)。有人认为,按一三五不论的规则,三仄尾是合律的,或是可以变格的,有人则认为三仄尾不合律,不合律则杜绝运用。认为合律或可变格的观点简介如下:
  1.在唐诗中,唐人并不避讳“三仄尾”,如王湾“潮平两岸阔”中的“两岸阔”是三仄,岑参“晴开万井树”中的“万井树”也是三仄。
  2.唐以后虽对律诗格律要求严,但认为三仄尾“平平仄仄仄”是可拗救的。其法有二:
  一是“平平平仄仄”中若第三字用仄,则第一个字必须用平声,而不宜可平可仄。如上例“潮平两岸阔”中的“潮”字。
  二是“平平平仄仄”的第三、四两字平仄可对调,变为“平平仄平仄”。 如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第七句“无为在歧路”中,“在歧路”变为“仄平仄”,须注意的是,对调后本句的第一字不再是不拘平仄,而必须用平,如本句中的第一字“无”。
  关于三平尾
  所谓“三平尾”,即五言:“仄仄仄平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最后三字可否为“平平平”即“三平调”?有人做过统计,在全唐诗里,五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约占1%;七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约占0.2%,这说明古人是很避讳“三平尾”的,最好不用!
  我个人的看法:
  对于三仄尾,初学者最好先学律诗正格,不宜先学拗律。实在无法规避,可用上面两法拗救,不算出格。
  对于三平尾,则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但如果有绝好佳句且不影响吟咏时,偶而为之也未尝不可,如崔颢“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空悠悠”三字。因为毕竟诗“是以内容为主的”,不能因律害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慕瑭诗话丨新疆杂诗其二改诗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