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出”

        怎么说呢,很不想在这里谈工作的问题,但为了顺应潮流,今天就浅浅的分享一下我对数学课堂上“输出”的点点见解吧!因为不是数学大咖,所以见解肯定浅薄,看了勿笑掉大牙!

        对于课堂上的“输出”一词的初次聆听,是在国培的一次培训课上,洛阳师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谈到了“输入”、“输出”这两个词语,顾名思义,输入就是我们对知识的讲授,输出,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教授在讲课的时候就提出来了,说:“你的课上的成功不成功,主要看输出的结果。”想想也是,我们都在进行课改,固定模式、按部就班、环节相扣,也可以说一些课堂是花里胡哨的,看似热热闹闹,但实质呢?学生对知识的本质倒底掌握有多少,没有人知道。

        如何来定位一堂课的效果,看学生的“输出”就可以了。(片面之见解啊!)输出包含很多方面:

        1.说

        课堂上学生是主题,那当然离不开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是否能用规范的语言,抓住知识的重点来表述自己的见解。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估计他们对知识都有了很好的理解。

      2.板演

      指生演板估计是流传下来最长久的“输出”模式了!因为只有演板的过程中,教师才会发现问题,及时纠错。但板演忌讳只挑好生,而更应该照顾一下差生和中等生。

      3.检测

      要想知道全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检测了!其实,检测也是“输出”的一个模式,他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每一次检测,也是为教师下一步工作重点提高资料,让教师在进行复习讲新的时候,有个知识的偏重点。

      课堂艺术千千万,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会创造出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在创新的路上!

(初次写工作上的事,实在是感觉内存缺乏,只能干巴巴的,勉强写一段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