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笔·斩书·天秤】读书笔记(二)

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是如何形成的,简述其音乐交流情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陆续向内陆迁移,北方人民大量南移,使得南北各族在汉族的先进经济、文化基础上不断融合起来。这一时期,少数周边国家的歌舞伎在中原地区迅速流行,(周边地区:龟兹乐、西凉乐;周边国家:高昌乐、康国乐、疏勒乐、天竺乐、安国乐、高丽乐等)少数民族的乐器也被带进了中原如:曲项琵琶、筚篥(管子前身)等,随着佛教的传入,逐步建立了中国佛教音乐体系,促进本土道教音乐的出现

意义:我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体现

律学

西汉:京房的“六十律”,制作了定律器“准”

南朝:何承天的“新律”

西晋: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十二笛

三百六十律分别由钱乐之和沈重计算得出

无射律管是标志我国乐律体系受到十二平均律影响的例证

歌舞戏

歌舞戏是南北朝后期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角色化妆、歌舞兼具,并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它受百戏影响。代表剧目:《大面》(受到日本左方雅乐的影响)《钵头》(又叫《拨头》)《踏摇娘》(《又叫苏中郎》)

意义:还处在戏剧表演初级、萌芽阶段的歌舞戏为我国具有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与唐代的参军戏共同为宋杂剧的形成打下基础。

简述唐代大曲的发展情况

燕乐:又称宴乐、䜩乐,即饮宴之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是所用的音乐。

多部伎:是隋初以法令形式颁布的多部伎燕乐体制。包括: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又名礼毕,是一种面具舞(面舞)。其中汉族清乐体系的精华是:清商伎、高丽伎、安国伎、龟兹伎。唐代多部伎,是在“七部伎“的基础上废除“文康伎”、“天竺伎”,将协律郎张文收制作的《景云河清歌》(即燕乐)列为诸部之首,另加入“扶南伎”,形成九部伎。

坐、立部伎是晚于多部伎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一共有14部乐舞,以其各自的表演特色、规模和人数作为区分标志。坐部伎:堂上表演,有六部乐舞,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堂下表演,有八部乐舞,伴以擂鼓。

立部伎:《破阵乐》(秦王破阵乐、皇帝破阵乐);清乐《玉树后庭花》

特点:隋唐宫廷燕乐以其宏大的体制和取得的高度成就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放射出异彩。燕乐中的多部伎,坐、立部伎的发展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上的。而龟兹乐、西凉乐在其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它源于汉族传统音乐的不断积累和汉魏以来外族音乐的大规模输入,其继承性和兼容性是突出的特点。

意义:隋唐宫廷燕乐标志着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已达到空前的高度和水平。多部伎内容丰富,是各族人民所共同创造的新的风格和民族形式的音乐,为隋唐燕乐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精华,是在长期积淀的基础上以及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催化下的必然产物。

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它是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与清商大曲进一步向更高程度的再发展,代表了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

特点:集歌、舞、乐三位一体,结构庞大、节奏与速度复杂多变。它的结构分为(受到清商大曲的影响):散序,乐器演奏;中序(歌头),歌唱为主;破(舞遍),舞蹈为主。

《霓裳羽衣舞》是著名的歌舞大曲,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它是由唐玄宗创作的,又叫“法曲”。

法曲: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风格清淡,承袭了汉民族的清乐体系的精华。《霓裳羽衣曲》是法曲中的一首。《霓裳中序第一》是宋代音乐家姜變对商曲《霓裳曲》十八阙填词之后的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斩笔·斩书·天秤】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