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感(2)

昨天听@橹柴兄弟推荐,认识了芥川龙之介这位作家。看了他的两篇小说《罗生门》、《竹林中》。

《罗生门》有部电影,听说过没看过。那是大学考法硕时听老师提到过,说这部电影讲的是关于真相的故事。电影里的故事就是《竹林中》小说中的故事。每个人都在描述那一段细节,都担保说自己说的千真万确。强盗说,女人说,最后甚至死者的灵魂也来说,但他们说的很矛盾,听到最后我也搞不清楚到底该听谁的,连死人这最没有必要撒谎的供词都觉得不一定真实。

工藤新一说过:真相只有一个。但真相是哪一个,这个真的不好说,尤其是在证据不充足的情况下。

《罗生门》这部小说呢,写得很细致,把一个失业仆人的心理活动描述的非常清晰。本来他不想去做强盗,后来遇到了善良的弱者,享受着自己的相对强大,然后脑子里本已退出的邪恶小人反戈一击,杀了善良小人,终于做成了强盗——当坏人也是要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的。但一旦做了坏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想回头就真的“金不换”了。

小说里有一点描述很有意思:

作者方才写道“仆役正在避雨”,但实际上即便雨停了,仆役也并没有什么去处。

这一句是赵玉皎老师译的版本,在其他译作里都译作“说是这家将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后,他也想不出要上哪里去。”

两厢比较,“作者方才写道”更活泼一些,像是作者从书里走出,拍着我肩膀说:抱歉,那句写的不太贴切啊。

好的语言是能吸粉的。

今天看到一篇短诗,叫《你可可笑》,作者是王斯平。这首诗并不太出名,我也是从别人追思他时看到的。没错,王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但这首小诗留在了世上,就像臧克家先生写的那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写的真的很好,尤其是用河南话朗诵出来:

一些杂感(2)_第1张图片
第一个“可”是非常的意思

作者描写的很写实,也让我看到用方言写作也可以很出彩。前两天看微博上说汪涵个人出资近500万元用来普查和保护湖南方言。湘方言作为我国八大方言区,省内各个县还有很多的不同,看过《天天向上》的朋友都知道。

我很赞同汪涵老师的那句话:“孩子不能只会普通话和英语”。方言是我们随身携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会在依依小时候刻意的与她用普通话交流,我要让她熟练掌握我从小说到大的河南方言。

Dr.魏说从小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并不影响她的语言能力。那从小在河南话和伦敦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同样也不会影响她对着电视学会普通话。

跟着电视学普通话,最好的老师当然是央视的主播们,他们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说一口这样的普通话,绝对是A级甲甲等。

今天看新闻联播,发现一个问题,主播们在播报新闻的同时,背景上确实演播室的一个个小屏幕,以及坐在屏幕前的工作人员。我记得原来的背景好像不是这样的,应该是蓝色的世界地图才对。

一些杂感(2)_第2张图片
康辉后面能看到工作人员在忙碌

搜了搜,原来早在2001年时,背景还是世界地图:

一些杂感(2)_第3张图片
08年离开我们的罗京老师,他高超的头球技术我记忆犹新

为什么要换成演播室的背景呢?原因是为了区别与有些电视节目的录播新闻,显示“我是直播”。这个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实景演播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些杂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