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1)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控制愤怒》作者,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卡尔·罗杰斯di一,弗洛伊德第三)。埃利斯创立了对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疗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见效快,为中国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埃利斯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 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立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丰富的作者之一。多个核心心理咨询期刊都曾刊登过埃利斯的文章,他的文章刊登次数堪称心理咨询领域。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其中有许多都成为长年畅销的经典,有几本著作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2)雷蒙德.奇普.塔夫瑞特(Raymond Chip Tafrate)《控制愤怒》作者,佛蒙特大学学士,霍夫斯特拉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博士。塔夫瑞特是阿尔伯特.埃利斯学会的会员,执业心理学家,目前任中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社会学与刑事司法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工作是评估、诊断、治疗那些受愤怒情绪困扰的人,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种科学杂志上。
作品简介
“不会吧,我又被堵在一个白痴司机后面?这个月重要的会议要赶不上了。这个家伙是怎么拿到驾照的?”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我妻子还是要问这些让人无法忍受的问题?难道她不知道,我在家里需要安静吗?”
“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我丈夫还是不愿意把袜子捡起来放到洗衣篮内,把碗放到洗涤槽内呢?难道他不知道,我也在辛苦工作,工作的时间也与他一样长吗?”
这些火药味十足的问题,是不是让你觉得很熟悉?如果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愤怒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对愤怒情绪放任自流,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长久的损害:破坏人际关系,失去工作,甚至导致严重的疾病。现如今,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所有人都有过愤怒的行为,并经常事后后悔。有没有解决办法,既不用生气,又能坚持自己的权利?答案是一个响亮的“有”,前提是按照《心理学大师·埃利斯经典作品:控制愤怒》这本书提出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各个突破性的步骤来练习。
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和雷蒙德.奇普.塔夫瑞特博士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帮助你有效处理情绪问题,并告诉你如何运用他们提出的技巧对愤怒的根源与本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做一些容易掌握的练习,读者能够学会在一个困难重重的、不公平的社会相对平静地生活。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可以减少愤怒反应,有助于挑战并消除愤怒。不管在家庭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在其他方面,愤怒都会阻碍你获得成功和幸福。
作品序言
你能平静地应付愤怒情绪吗?愤怒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毁灭性影响随处可见。在电视、报纸报道的各类暴行中,愤怒都起了一定作用。愤怒还会给你的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对愤怒情绪放任自流,它会毁坏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损害你的身心健康。 愤怒是最具破坏力的情绪之一,同时也最让人困惑,最不受重视,这点成了心理治疗的一大悖论。
权威评论
你人生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你不会迁怒于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你意识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阿尔伯特.埃利斯
心理学领域很少会出现既在学界备受尊崇,又在大众中有口皆碑的传奇式人物,但阿尔伯特·埃利斯就是这样的传奇。熟悉他的每个人都被他惊人的创意、令人兴奋的观点和充满魅力的人格所倾倒,他是心理治疗实践领域公认的巨擘。
——弗兰克.法雷(Frank Farley)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全世界学习心理咨询的人都会在教科书里找到这个名字,都知道他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 REBT)的创始人。如果你不知道的话,要当心自己的学业前途了。
——李孟潮著名心理咨询师《心理月刊》资深专栏作家
核心内容
《控制愤怒》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159页大约12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5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控制愤怒》。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发了火,在愤怒的操纵下,说了很多伤人的话,甚至做了一些不可挽回的事,等到怒火平息之后后悔不迭,指天誓日说要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但下一次,下下一次,每一个类似的事件发生,你都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怒气。
你有没有听到过有人这样告诉你:忍字心头一把刀,愤怒是不对的,你应该尽量克制自己。或是:有火就要撒出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又或者是“离惹你生气的人远一点,不跟他们交往就是了”。你试过每一种方法,却发现自己的忍气吞声只是让事情变得更糟,而泄愤反而让身边的关系更紧张,可以逃避掉惹自己生气的人,可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时,却依然忍不住愤怒。
有没有什么克制愤怒的方法,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控制愤怒》这本书就给出了问题的答案,本书的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排名仅次于荣格。作者阿尔伯特自1939年起开始研究性、爱、婚姻和家庭关系等问题,于1947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于1955年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那就是在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合理情绪疗法,简称RET。
阿尔伯特还是一位很高产的作家,他曾出版过许多很受欢迎的论著,如《控制愤怒》、《控制焦虑》、《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以及《性无罪》等系列丛书,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在这本书里,阿尔伯特讲解了愤怒的危害,愤怒产生的原因以及从心态,思维,身体等方面控制愤怒的方法,我将这些内容总结为“一个理论,三个误区和五个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处理愤怒的。
阿尔伯特认为,人并不是被不利的事情搞的心烦意乱,真正让我们愤怒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观念。这就是情绪管理上的ABC理论:A(accident)代表诱发事件或者逆境,B(belief)代表你的信念,想法和认知,C(consequence)代表情绪或者行为结果。
书中提到了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你的两位朋友答应与你合租一套公寓,并共同承担房租,条件是你将公寓装修好,并配好家具,你同意了,花了不少功夫和钱,可最后他们却跟你说,他们另有计划,不能履行之前的约定。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之后被无缘无故的放了鸽子,你自然会怒火冲天,产生种种负面的念头:“他们太糟糕了”,“是不是看我好欺负”“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朋友,真过分”等等。
事件A——朋友爽约固然会给你造成不便,可最终导致愤怒的情绪,却是你的信念体系。我们无法左右事件的发生,但却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信念体系,来影响作为结果的情绪。因此,想要达成情绪的转变,我们需要先来检视一下,自己的信念体系中都包含哪些非理性理念。阿尔伯特将常见的非理性理念划分为以下三大误区:
1.自己必须成功,必须获得认可:我都已经XX了你居然还这样对我。
2.他人必须对自己如何:你应该对我好,不然你就是个坏人。
3.客观条件必须如何:事情必须按照我希望的样子发展。
这三大类核心的非理性信念误区在生活中会有多变的具体形式,而持有这类信念的人,往往都把事情想的过于糟糕,责怪他人与环境,以及过度概括化的习惯,将别人做的一件坏事上升到认为对方是个坏人。让我们依旧用上文被朋友放了鸽子的事件为例,来看看非理性信念和理性信念在看待事件时的不同反应:
非理性信念:“我都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你们就应该尊重我的努力。”
理性信念:“我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多,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努力。”
非理性信念:“你们这样对我,真是太坏了。”
理性信念:“你们违背了最初的约定,这让我很伤心。”
非理性信念:“作为朋友,你们不应该这样对我。”
理性信念:“你们这样的行为让我不爽,但你们或许不是故意的。”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非理性思维往往是片面的,诛心论的,以及理所当然的。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把一件事跟一个人的本质划上等号,又把一个意外放大成摧毁一切的灾难。而通过转化思维方式,我们在ABC公式中又添加了一环,D,即质疑,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质疑阶段,其实就是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来找到自己心中的非理性信念,从而转化最终的情绪结果。阿尔伯特在书中提到了很多个调整心态,纠正认知的方法,其中我认为以下五个最为实用:
第一个方法,叫做“自我接受”
无条件的自我接受需要有完全接受自己的强烈决心,无论你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都要接受自己。愤怒是一种投射性情绪,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常常需要通过投射给他人来发泄出来,一个无法接纳自我的人,也无法接纳他人,一个总用“必须”和“应该”来要求自己的人,也很难理解他人的苦衷或处境。有句话说“我们讨厌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正是因为愤怒常常被用来掩饰尴尬,羞愧和恐惧。
当你跟一个朋友打招呼,而他没有回应你就径直走过去时,你难免会感到尴尬和被冷落,甚至为自己“愚蠢的主动”而感到后悔,这时你便会把怒火一股脑的投射给对方,通过指责他的目中无人来缓解指向自己的负面情绪。一个不自信的人,也常用愤怒来掩盖自卑,通过指责“你为什么要强迫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来化解对自我不勇敢,不坚定的指责。学会接受有弱点的自己,不要对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吹毛求疵。
这一点看起来很简单,却是调整情绪很重要的一步,当你接纳了自己的脆弱,才能够终止不健康负面情绪的投射,才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通过接纳自己,我们才能将攻击性行为转化为自信行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抵制不合理的需求,要求自己想要得到的,而不是一味通过消极的克制或者攻击性的谴责来达到目标。
第二个方法,叫做“改变指称”
当你愤怒的时候,你到底是在愤怒什么呢?情绪的突发性决定了它的不完整,而当你试图将情绪的地图画完整时,理性信念的力量就会逐步显露出来。以一种马虎,固执的方法过度概括,将一件事和一个人完全等同起来,从行为的指责上升到人品的攻击,很多时候会成为我们敌意和愤怒的爆发口。而指称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片面的,带有偏见的看法。
它的运用技巧在于:将一个相对含糊的词(比如“糟糕”),换成构成这个词的具体描述(如:他不守信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然后再去想一想对方是否有过什么好的行为(准时,为人直率)等等。这并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通过这种尽可能完整,准确的描述来体现你对对方的全面看法,而不是仅仅带有偏见的片面角度,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因为某一个特定的行为,就给别人贴上标签。
第三个方法,叫做矛盾意向法
很多时候,让我们愤怒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戏”。朋友爽约了自己还不知道缘由,就已经脑补出了“他们一定是故意的”和“完了我的钱肯定要打水漂了”的后续情节,然后因为自己的想象,用愤怒来惩罚自己。而矛盾意向法,正是将“非理性内心戏推到荒谬地步”的一种技巧。在上文的例子中,不妨就从最荒谬的结果开始想象:他们就是故意耍你的,他们想要让你痛苦,从而摧毁你的人生。
一旦将想法推到这个地步,你很快就会意识到这并不现实,他们是给你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并没有夸张到要摧毁你的地步。这些不便是可以通过其他行为弥补的,比如帮你介绍新的房客,或者通过经济补偿减少你的损失,甚至是一个真心实意的道歉,也会让你好过很多。一步步的倒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事情本身,还可以起到心理预防针的作用,因为已经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以及自己在最坏的结果下可能采取的行动,在真正处理事件的时候,便可以游刃有余的做出取舍。
第四个方法,叫做“挑战归因偏见”
当有人以一种让你不快的方式对待你时,你可能会将各种恶意的动机归到这个人身上,让自己愤怒。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让两组男大学生同时观看暴力电影,一组的实验条件是,让大学生明白电影中的打斗是出于专业,另一组则是让学生以为打斗是出于报复。在观看电影结束后,两组学生可以选择是否惩罚那些曾经在言语上攻击过他们的人,而将打斗归因为报复的实验组,对他们的惩罚对象会明显粗暴很多。
当你意识到自己有“归因”的思考趋势,一定要及时打断它,这种内心戏不仅对解决现状于事无补,还会导致我们在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沉浸在自己制造的敌意和痛苦中无法自拔。如果有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去寻找他们的真实动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恶意的揣测中。
第五个方法,叫做渐进式肌肉放松法
这个方法很接近瑜伽里的放松热身,是按照一定顺序通过绷紧或放松不同部位的肌肉,通过认识到紧张和放松两种感觉的不同,去发现愤怒是如何慢慢积累起来的。因为紧张感实际上是一种警告,提醒你是时候让自己平静下来,否则愤怒情绪会被全面的激发。渐进式肌肉放松持续的时间是25分钟左右,从手臂的肌肉开始,渐次到大腿,腹部,胸部,肩膀,颈部,脸部肌肉,直到整个身体感到平静,放松,慢慢释放体内的紧张感和挫败感。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愤怒并不是让我们发扬阿Q精神,将坏的硬说成是好的,而是通过调整思维模式来影响心情。愤怒不仅仅会破坏你生活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更可怕的是,它往往会让你无法专注于最重要的事,被冲动驱使去报复乃至破坏,结果使事情越来越糟。尽管愤怒和抑郁,失望等负面情绪一样,是人类的本能,但我们应当学会合理控制不健康的负面情绪,以降低其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影响。跳出非理性信念的惯性区域,不断的突破自己,进而掌握控制愤怒的办法。情绪的管理任重而道远,需要知识,决心和反复的练习合力才能完成,《控制愤怒》一书中的方法论总结起来,可以用这样的几点概括:
1. 我们需要认识到愤怒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情绪,即使表面上它能够帮助你达成某个目的,但长远来看,它对你自身以及他人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2. 承认在遇到糟糕情况时,你常常是自己让自己发火,你的愤怒并不是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你的思维方式和认知。
3. 明白环境与他人都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你可以选择继续愤怒,或是停止发火,你是你意识的主人,尽管很难完全消除愤怒,但你的确可以控制,并减轻这一情绪。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其他几个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刻意做几件荒唐或者丢脸的事情,比如穿一件很招摇的衣服,或者在众目睽睽下问一个大家可能认为很傻的问题,进行羞愧感训练。冒被拒绝的风险。提出几件你想要做的事情,被拒绝之后,尝试温和地坚持,如果还不行,迟些时候再提出这些要求,提高挫折耐受度。还有多用“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吗?我还能做哪些事来改变这种情况”的自问,来防止夸大逆境和过分担心的习惯性思维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愤怒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讨好他人,而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获取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情绪的助力,而不是被情绪拖着后腿,陷在愤怒,颓废,抑郁和绝望里不可自拔。大脑是情绪的伙伴,而不是情绪的奴隶,我们无法抑制情绪的产生,但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调节、控制它的方法。正如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在一次演讲中说过的那句话: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你不会迁怒于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别让愤怒毁掉你的一生。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这本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一一实验心理学。我可以在本文总结里非常真诚的对自己说:《控制愤怒》这本书作为自己的情绪管理操作指导手册真的很不错,它不像其他类似的书籍,告诉你空洞的理论,而是用很实际的方法,来扭转人们对引起愤怒事件的自我解释,我每次了解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都是带着问题开始去了解这本书。“如果他人对我不公?我很愤怒。这该怎么办?有解决的方法吗?”这个问题在本书的理性信念解释前,得到了满意的解答。
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本书中提倡一种更积极的新的心理疗法,他将自己的新方法命名为理性疗法(RT)。这种疗法要求临床医生帮助客人理解自己的个人哲学和信仰导致了自己的情感痛苦。 例如“我必须完美”或“我必须被每个人所爱”等等。作者艾利斯相信通过理性的分析,人们是可以理解自己错误的。
早期,实验心理学中流行行为主义观点,而临床心理学中流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弗雷德里克·皮尔斯等心理分析学派大师的观点。尽管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方法强调认知、情绪、行为方式,他这种对认知的强调还是激怒了几乎每一个人,可能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追随者除外,所以本书作者经常在心理学专业大会上和他们的出版物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敌意。
以前看过很多书本和杂志都在谈论应付愤怒情绪的方法,但却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有一些建议甚至互相矛盾!有些建议在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采取消极的、不反抗的态度,好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我们具有真正的自控力。但是,消极的态度和沉默通常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事件的发生。更糟的是,遇到几个“中国二货”甚至会使不公平的程度升级。
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些书还建议你大胆地表达愤怒情绪,尽情宣泄,真实地展现自己愤怒的一面,认为这样做能够制住对手。也许这招行得通。但是,爱生爱,恨则带来报复的道理每个人也都懂,但雷锋同志的教导我们也不能忽略对吗?对待朋友和同志要向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中国好人中的老大说这话,无论世界哪个角落都认同。
如果说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靠的话,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应该小心翼翼地遏制怒火,还是随随便便地发泄怒气?这确实是个问题!记得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面对他人令人讨厌的、不公正的行为,你会产生过激反应,其实你不必如此。像爱比克泰德一样,你可以明智地选择其他反应方式,这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说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吸收了古代欧亚几位先哲的智慧,并结合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让自我挫败的愤怒反应,使我们不必歇斯底里地面对一个不公正的、困难重重的社会。我扪心自问:我
做得到吗?也许我能做得到。我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肯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接受并处理愤怒的方式。通过努力我能够学会控制愤怒情绪,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那就是忽略忽略再忽略。生活中,面对此种矛盾,置之于风中一笑,扬长而去。网络中,刷屏送它去20楼以外吹冷风!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帮助那些遭受严重愤怒情绪困扰的人,在这本书中,采取五种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小编完整的与你分享了原著的一些控制愤怒的方法,这些方法对多数人非常有效,同时,代表本书的作者送给这个国家不懂人语的所有“二货”们,愿你们习得本书有所长进。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科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再观察一下其他人生气时的行为。看看你的亲戚、朋友、同事,或者干脆打开电视,新闻广播和脱口秀节目到处都有愤怒的例子。在一次棘手的采访过程中,失去理智会有效果吗?愤怒会使辩论者更有条理地表述观点吗?
但是,你可能会问,面对不公平或不公正的情况,该怎么办?为争取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如平等权)而斗争时,该怎么办?在这些情况下,表达愤怒情绪难道不是合适且有效的方式吗?
在某些情况下,愤怒可能会有用,但却很少能带来合理的变化。像马丁·路德·金、圣雄甘地等人都狂热地忠实于自己的理想,同时又非常自律、头脑清醒。他们的行动能产生实际效果,主要靠的是理性,不是愤怒。
生活是艰难的,充满挑战,总是免不了斗争。愤怒是人的一种正常情绪,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有用方式。好好想想,再判断愤怒情绪对你有益还是有害。
作品目录
对话大师 李孟潮专访埃利斯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前言 你能平静地应付愤怒情绪吗
第1章 愤怒情绪的惨重代价
第2章 应付愤怒情绪的五大误区
第3章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ABC理论
第4章 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
第5章 如何发现非理性信念
第6章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三大洞见
第7章 质疑非理性信念
第8章 控制愤怒的思维方法
第9章 控制愤怒的情绪方法
第10章 控制愤怒的行为方法
第11章 学会放松
第12章 控制愤怒的其他思维方法
第13章 控制愤怒的其他方法
第14章 接受愤怒的自己
第15章 结语
附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自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