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中的未来

九月末的一个早上在地铁里,看到鹏哥群里有人发了万维钢老师的得到专栏文章“一种熟悉的新体制”,如果只是看这个标题的话,可能我还没有那么有兴趣立马点开来看,但是战友说了一句:老万谈区块链呵,我连文章标题都忽略了,直接点进去看文章了,这会儿要自己写东西了,才翻回去看的标题。

看完整篇发现其实并没有专门具体讲到区块链(我记得之前万老师是有专门写过区块链文章的,中具体观点我竟然记不清楚了,看来应该不是观点鲜明那种文章),但是整个顶层思维构架我感觉就是和区块链紧密相关联的。

万老师是以给“爆裂”这本新上市的书作序为契机,写了这篇文章。文章开头以一个黑天鹅级别的污染事故开始,没错,就是2011年的日本,由于一个一万五千年才可能出现一次的9级以上的地震而引起的核泄漏事件,因为事先完全没有准备,恐慌情绪蔓延,虽然政府极力救灾,但人手和资源有限,连官方公布的各地污染数据都是错的。甚至连政府指定的新安置地方竟然比原来住的地方污染还要严重。人民必须自救,可是当时根本就没人知道哪里是安全的。这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人伊藤穰一首发倡议,号召懂技术的人为救灾做些什么。讨论之后几个人发起了一个网上社区,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为当时的状况下环境检测设备已经买不到了,所以大家干脆决定自己制造:一个创业公司设计出了更方便好用的新款设备,一个众包网站帮着筹集款项,一家本地公司完成了生产,一大群志愿者把监测设备绑在汽车上走街串巷,放在一个知识共享网站上供人们随时查阅。。。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被这些人给解决了。

万老师觉得这个事儿做的特别漂亮,比什么“共享单车”之类的互联网风投故事更有意思。他还说到,这些道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在互联网时代有一种“新体制”,正在解决一些过去的“旧体制”解决不了的问题。简单说来,旧体制做事的方法是“命令与控制”,当然在特定环境中它有它的高效之处;而新体制的做事方法,叫做“涌现”,这里的涌现可不是我们平时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而是一个非常地道的科学名词,说的是超级复杂系统的一个关键性质。是一个一加一不但大于二,而且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的过程,是整个上升到了不同的层次。那如果涌现是个如此厉害和普遍的力量,为什么非得等到互联网普及了的今天,才又开始被人重视起来了呢?这是因为涌现是有条件的。早在七十年以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就问过这个问题:既然市场这么好,为什么企业内部不实行市场式的自由合作,非得搞命令与控制这一套管理呢?答案是交易成本。把一群陌生人组织起来进行有效合作是需要成本的,因为交易成本太高,涌现并不经常发生。

说到这里,其实就想到了区块链本质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了。我还想到了“一课经济学”这本书,主旨思想就是有形的手不要干预无形的市场,效率会大大提高。KK也说过去中心化这个概念,综合在一起,区块链的出现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啊!万老师说区块链是一个更彻底的去中心化机制,一个更厉害的涌现力量。

所以,我们已经上车的小伙伴,虽然旅途中有急剧的颠簸,但是前途绝对是光明的。抓紧扶手,不要被动下车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爆裂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