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误判心理学(二)

币圈误判心理学(二)_第1张图片
本文从穷查理宝典中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扩展得来,在此向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家表示敬意。

自视过高的倾向

解释:人们会高估自己以及过高评价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比如自己的物品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抉择等等。

例子:1、高估自己。手里的币涨了,立刻觉得自己智力超人、英明神武。这都是错觉,只是你的运气好赶上了牛市而已,大猩猩投飞镖也能买到十倍币。等到熊市再看,收益又会如何呢?

2、过高评价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女人怀孕后,会发现自己身边有许多人怀孕,其实是她当上准妈妈后,更加在意这件事而已。就像买币的人会更加关注相关的新闻和技术一样,认为token能解决眼下许多问题。正如一句谚语说的:“对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来说,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3、过高估计自己抉择的控制错觉,指个体相信通过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可以控制随机事件的结果,比如买彩票的人自己挑选号码会下更多的赌注,他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做出了选择,中奖概率会更高,然而实际上机选人选都是一样的概率。


社会认同倾向

指自动根据他看到的周边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在俩种情况下最容易触发:第一种情况是,与你相似的人的反应;第二种情况,你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有困惑或者压力。

案例:1、有群里的美女或“战友”加你微信,主动和你聊天,等你们聊了几天混熟了,开始向你透漏她投资某某股票或某某ICO挣到了不少钱。当你一动心,就会上钩了。

2、鸡尾酒舞会效应。当你身边从来没听说过比特币的人都开始和你大谈特谈区块链时,当大妈都开始参加ICO时,很可能就是你应该离场的信号。

3、在这轮牛市最后的冲刺阶段,是涨的最狠的时候,所有的币都在涨,所有的群都在一片看涨的声音。这时手里没有币又看着它涨的人是压力最大的,特别是看着币在涨手里的股票还在一直跌的人压力是最最大的(笑),所以被贪婪和恐惧所控,忘记价值只看到价格,更容易被两头打脸。


奖惩超级反应倾向

因为奖励(利益)的影响,某人会产生潜在的偏见,会认为做某件不合适的事是合适的,做某件坏事是正当的。

案例:1、代币的估值不等于股市的市值。因为股票价格=市盈率*每股收益,而代币是软件未来的使用权。在当前区块链还没有上亿用户的应用时,各种ICO打着幌子来撒币圈钱。而只要0.001个ETH,谁都可以在以太坊上发个币。没有了IPO的各种监管和规定,即使是有心做事的人也挡不住钱的诱惑,这就是人性,无关善恶。

2、当分叉成为了一门生意,各种借鸡生蛋的“比特币钻石”、“比特币黄金”都出来了,严重影响了比特币的形象。因为大家都觉得比特币总量恒定,就不应该生出这么多娃啊!这样会削弱比特币的共识的。

3、现在的交易,大多是黄牛倒卖给黄牛,而不是给真正的token使用者。以至于上交易所的币,都要交上千万的择校费,劣币驱逐良币。人们倾向于钻制度的空子获利,所以设计好的制度至关重要。

回馈倾向

互惠是人类社会进行协作的一种最基本的规范,因此我们普遍被这样教育:当别人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进而我们形成了一种心理机制,对别人给的好处进行回馈。

案例:1、一些交易所给大家发糖果,你要在上面注册,交易等,以此来提高自己网站的用户数量和粘性。当然这种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用户也得到了一些实惠。

2、需要避免的是,人们为了消除不舒服的亏欠感,有可能回馈不对等的更大的价值。比如收到了一些糖果,去参加了该网站力推的ICO,结果熊市破发。

3、妥协-退让原理。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谈判技巧:提出比原定目标大一些的要求,对方拒绝,我妥协,提出真实的目标,对方出于回馈,退让,达成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币圈误判心理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