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动态 | 不完美的课堂最真实

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夯实基础学科教研,打造优秀团队品牌,结合关于思维课堂建设指导性文件要求,本学期制定围绕精品课例打磨和学科素养提升为主的两大系列活动。

        4月28日上午,按照学科组教研计划,继续开展课堂观课活动。结合上次观课四年级M4U2 Will it be hot in Haikou?后的修改意见,对本节课的部分环节做了细化和删减。

        由王玲老师执教的第二次课堂,各环节的衔接度、内容的紧凑性、学生的掌握程度等明显比第一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虽然存在部分不足,师生不熟悉,彼此之间少些默契,教师下达指令用语后,学生不能做出回应,因急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所以多数由自己代劳。课后,我们又坐在一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磨课动态 | 不完美的课堂最真实_第1张图片
王玲老师授课中

        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研讨后,欣喜的看到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思考活动设计、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复盘式磨课,我们对部分环节做了修改。

        1.要给学生提供时间。35分钟时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如何分配每一分每一秒,课堂上教师做一个清闲者,学生才能做一个忙碌者。如果教师成了话霸,学生只剩听没有其他回答、练习、展示的机会,似乎也就无从谈起对学情的把握。比如,讲解完cloudy,我们怎样知道学生就能会说、记住这个单词了呢?提供给他们时间,两人互相指一指天气符号,描述下图中的天气,教师趁机走下讲台了解下是不是能掌握,这30秒的时间是值得的。

        2.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free talk 环节,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师生练习完What will robots do?之后,可以继续拓展到教师自己说一说未来机器人行为,学生明确示范句型后,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见解,最后小组推荐发言人描述,教师注意引导其他组倾听,一致的描述不再重复。我们要学着做一个护航者,不要做引领者。

        3.要关注到全体学生。提问Will it be sunny in Chengdu?学生1回答No, it will. It will…in…后,教师要及时补充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Chengdu?引导全体学生说It will…in…句型或者要求学生2/3等描述It will…或者使用教师与学生1的问答句来进行复述,通过不断重复练习关注到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以便于调整进度。同时对优秀生、中间力量、后进生等要适当提高或降低要求,全体学生一节课能全部学会、记住并非易事。

        4.时间要合理分配。整节课时间分配头重脚轻,是我们常态课中常见的现象,但如何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得到缓解从而逐步消除是值得思考的。例如,对备课中每个教学环节的预设要有时间的设定;对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要适当“收”和“放”;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时,要把控好时间的“度”。

        回顾这节课,全体学生已掌握重难点,基本符合教学目标对听说的要求,即使没有按照计划完成读写的要求,也算是成功了一半,我们不要留有遗憾,人生本来就不完美,不完美的课堂最真实。如果有,就让我们继续奋斗在教研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磨课动态 | 不完美的课堂最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