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我的家风故事

我生活在农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同于那些书香门第,我家并不曾明确过什么家风。但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都经常跟自己以及子女重复这样一句话:不怕路长,只怕志短。在这句话的激励下,我家几代人都积极进取,生活随之也越来越美好。所以我认为代代相传的这句话就是我家的家风。

我爷爷6岁时就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成了一名孤儿。后来跟随姑妈从东台市四灶来到兴化市陶庄镇潘戴村生活。寄人篱下的生活可想而知,爷爷非但上不起学,还过早地被结束童年下田干活了。爷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在田里,有时晚上都不回家,就守在田里。他亲手侍弄的农田,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他的命根子。爷爷成家立业时,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奶奶身单力薄,身强力壮的爷爷从不要奶奶下田,自己包揽了所有农活。在那个穷苦的年代,衡量一个农民财富的多少,就是看他拥有田产的多少。所以,只要有一点积蓄,爷爷就用来购置田产。由于爷爷能干,能吃苦,在同龄人中是出了名的庄稼把式,到后来,竟拥有十几亩田产,跻身于中农行列了。只可惜解放后土地改革,爷爷大半辈子的心血都收归国有了。爷爷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到成为一名中农,这之间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一路上每每遇到困难,他都会用乡间的一句俗语勉励自己:不怕路长,只怕志短。爷爷的生命经历了76载春秋,他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生命华章。

我父亲高小毕业后,就在大队做辅助会计。后来一听说乡卫生院中药房收徒工,爷爷立即就把父亲送去学徒。父亲知道爷爷已经尽力了,以后一切得靠自己,于是他勤奋学习,很快考到了药师资质。那时,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往往看他字是不是漂亮,所以一得空,父亲就埋头练习毛笔字,结果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由于要供我们兄弟姐妹四个读书,家庭负担很重,所以父亲除了白天在医院工作,还每天起早带晚下田干活,以减轻母亲肩头沉重的担子。但父母从不在我们跟前叫苦叫累,他们总是说:“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我们不偷懒,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你们不偷懒,将来就一定会有出息。”

我有点让父亲失望,虽然数理化很好,但文科不好,尤其英语特差,结果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我心灰意冷。父亲反倒安慰我:不怕路长,只怕志短。那一年,我家正好砌房子,经济很困难,但父亲还是四处跟亲戚借钱把我送进了兴化市卫生进修学校。看着父亲为我东奔西走,我决定奋起。当时班里共有130多名同学,结果医学方面的专业课程我几乎每次都位列前三名。毕业后,我回到了我们陶庄乡卫生院。当时根本没有病人找我们小年轻看病,办公室简直门可罗雀,我整天在游手好闲。父亲再次找我谈话:“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既然现在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趁机继续学习,有本领了,病人自然会找你看的。”在父亲的教导下,我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于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大专文凭、本科文凭;职业助理医师、职业医师、主治医师。如今一晃20多年过去了,只是职业高中出身的我凭借不懈的努力,不仅赢得了病人的信任,还负责全院的医疗工作。

我儿子高考失利,复读后才考取了大学。我对儿子重复了当年我父亲的话:“不怕路长,只怕志短,你虽然比别人多走了一个弯路,但有句名言: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如今儿子学业日益精进,我很是欣慰。

这就是我家几代人的奋斗史,平凡但不平庸。鉴于现在国家对家风建设非常重视,我决定召开一次全体家庭成员会议,在会上郑重提出把“不怕路长,只怕志短”确定为我家的家风,要求所有成员以及子孙后代都要以这句话激励自己,奋勇向前,为家族的传承与发展作不懈的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怕路长,只怕志短——我的家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