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不是我女朋友,这是CMU

不知不觉中来到美国已经两个月了,近来一直沉浸在各种deadline中,一个project完了又开始下一个,许多事情都无暇顾及。在没那么忙的周末,终于可以抽出时间更新一篇,证明虽然被CMU蹂躏,但是还活着。


1/ 校园

CMU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像多数大学一样,让学生可以安心学习。

下图左边红圈是市区,右边的红点就是CMU(卡耐基梅隆),距离大概是6km。

好像也没有很远对吧,不过是十多分钟的车程,但是大多数人基本上很少到市区去逛,为啥?当然是忙着学习啦。

CMU并没有像国内大学那么明显的校园边界,完全融入到当地社区中。

主要的建筑坐落在一个园区,但有好些建筑或者办公室就在某些商业街上。

我有一次跑步,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河边,还发现了一个CMU机器人研究所的办公楼。

CMU校园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我逛了两个月,还是能发现各种新奇。

有的建筑非常有科技感,就像计算机系的大楼(盖茨捐助的,所以一般叫它gates building)。

有的建筑却是庄严而精致的中世纪风格,让人看到它们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工匠精神。

而校园内最出名的应该是这个雕塑了,堪称CMU标志性建筑,大概意思是“CMU送你上天”。

然后还有这个有趣的小栏杆,也是CMU文化的一部分,叫“The Fence”。

每天晚上都有作业不饱和的人把栏杆涂上各种图案,然后睡在旁边守护到天亮,以免别人被别人覆盖。

所以几乎每天早上从这里经过都能看到一个新图案,大概每个人心理都想着在离开CMU之前去画一下吧。


2/ 浓厚的学习氛围

CMU作为计算机四大神校之一,校园内充斥着学霸。

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正在写代码的人,好像只要有一台电脑,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一口气写三百行。

学校也很“体贴”,在各个角落都放了很多凳子椅子,供码农休息(写代码)。

图书馆就不必多说了,校园内的几个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

你还可以看到,在走廊写代码的人:


在草坪上写代码的人:


在餐厅写代码的人:


总而言之这里是一篇欣欣向荣的农场,码农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小时辛勤地劳作着。


但也不必觉得这样的氛围太压抑了。

首先对于大部分码农来说,写代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然后蛮多人还是蛮玩得开的,尤其是那帮本科生,简直不要太开心,经常各种活动各种party。

压力大的,还是那群出了巨额学费、还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人。


3/ CMU的课程

课程基本上与国内大学没有太大差别

教授、讲师可以自行开设课程,然后学生自由选择想要上的课。

不过我比较喜欢的一点是CMU的课程很多都有录像。

那么这有啥用呢?

一个是方便学生复习回顾,课后可以登录内网回看本节课的内容(大部分不对外开放)。

另外一个是方便学生自由安排时间,比如说你今天有事不能来上课,那就可以去看视频。(嗯,你可能已经想到了,课上几乎不会点名,都是这么大个人了对吧,还要浪费时间来点名?)

事实上,还有一些课程是“网课”,也就是几乎没有教授真人来讲,而是看视频自学,然后完成项目。

这样的网课并不意味着质量不高,有些声名远扬的“神课”还是网课呢,比如说Cloud Computing。

一个精英大学的办学原则是:设定规则、提供帮助,然后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并不会有人督促你学习,学不会你可以有各种方法找到帮助,但是挂科了、被退学了,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4/ 关于吃的

最后吐槽一下关于吃的。

从下飞机的那刻起,就没吃到过满意的一顿。

到处充斥着各种墨西哥餐馆、印度餐馆,简直是吃草。

然后即使是中餐馆,也几乎不会有新鲜的食材,质量大打折扣。

价格就不要说了,都是泪,记得有一次在中餐馆吃了一盘巨咸无比的炒粉,买单的时候猛然发现要15刀,100多RMB啊哭。

在学校的时候,庆幸有好几家中餐馆都会定时在饭点送外卖过来,价格是8-9刀,味道终于差不多赶上国内的路边快餐店了。

所以我觉得什么时候回到中国了,第一件事情就是飞奔到八合里、椰子鸡暴饮暴食。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不是我女朋友,这是C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