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还没什么钱,那是因为你其实没什么学问

王阳明学问好,打仗也很厉害,所以有人说,王阳明其实靠学问打仗的。

曾国藩的学问没王阳明好,打仗也只是“结硬寨、打呆仗”,但是比起一般大众,曾国藩完全算是位理学家,所以也有人说曾国藩打仗其实靠的是学问。

这周我看完了超500页的《穷查理宝典》,我发现,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也是靠学问发财致富的。我辈到现在还这么穷呵呵的,只是因为富有仅仅是我们的想象,我们其实没什么学问让自己变得更富有。

查理芒格说,想拥有什么,要让自己配得上它。你想拥有财富,或者其他东西,想想自己配得上那种拥有吗?你配不上的拥有,下一秒就可能不再属于你,或者拥有从头到尾都只是你的幻想。所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学问,而不只是对梦想的图景垂涎欲滴,才有可能让自己变得富有。

怎么才能变得更富有?看看查理芒格指出的方法、路径。

查理芒格的孩子说自己的父亲,像是装满两条腿书的人。因为查理芒格很多时候都在看书,于是了解很多个学科的知识。他的投资获利,更多是他和巴菲特在现实迷雾中靠知识开路,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得来的。

他透露说,巴菲特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过着十足的学究生活。他身边的那些亿万富豪,没有哪个不爱看书的,持续的学习只是让他们的财富越来越多。

查理芒格被邀回母校哈佛或者其他大学演讲时,也常常告诫那些天子骄子:光靠已有的知识,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在查理芒格漫长的一生当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他的帮助更大的了。

查理芒格现在已经93岁,每天还和86岁的巴菲特一起上班,管理着几百亿的资产。老人家都这么努力,你还好意思说自己只爱钱不想付出吗?

学什么?查理芒格说要学习那些基本的普世的智慧。

如何得到那些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建立各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掌握八九十个模型,差不多就能拥有那些普世的智慧了。而这八九十个模型中,其实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也不是很难学。总之,拥有多个学科思维的人看到的东西更多些,做出正确决策的机会更大些。

要建立哪些学科的思维模型?

数学。当然不是没事就找几个数学题做一做,而是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定量分析等决策树理论、概率方法。

会计学。也无需学习那些高深的会计学问,而是读上几本会计书,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学会读含会计知识的资讯。

还有一种可靠的思维模型来自生物学。没事你也多读基础生物学的书,看看著名生物学家的代表作,让自己了解生物学里的基本原理。

最重要的,你一定得了解心理学的知识,这是查理芒格很看重的。查理芒格对人类误判心理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从别人愚蠢的损失惨重的行为中反过来思考,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还为自己列出人类误判心理清单,共25种心理倾向,其实这25种误判心理也是人类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就是说,查理芒格认为应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而不是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单一学科很容易让人陷入“铁锤人倾向”,手里有铁锤的人,会把什么都看作是钉子。只掌握单一学科知识,于是只能把自己所看到的问题用本学科的知识加以解释,除此之外别无他能,因而容易形成认知缺陷。

不要觉得上面的学科很难,跟自己其实八竿子也打不着。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这么穷了。我们抱着自己现有的认知很难让自己拥有什么,只能看着别人正在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查理芒格的这个提法跟现在流行的“超级个体”有相似之处。在扁平化时代,组织俨然一个个烟消云散,超级个体正在一个个崛起。而如何成为超级个体,跟查理芒格提出的路径有点相似,就是没事你就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在学中行动,在行动中学。

以前我们对于学问有着负面的情绪,觉得有学问的人往往常驻书斋,对外界的花花世界缺乏了解,腐朽得跟一块木头似的。而那些所谓学问实际上什么用也没有,不过是故纸堆里的寻章摘句。这种对学问的偏见会让一些人对其敬而远之,觉得自己在书斋之外闯荡,更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而,那些有学问并且有行动力的人,早就告诉我们,学得精修得深,又能够“在事上磨练”,学问的威力就会发挥出来。不过,信不信由你。认知缺陷常常让我们变得眼盲以至心盲,让我们只看到我们愿意看到的东西。

别写了,滚去看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现在还没什么钱,那是因为你其实没什么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