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是最受欢迎的开源软件之一,现在很多网站的数据库都是使用MySQL。Web程序开发是Python的一个重要方向,也因此很多企业在招聘Python工程师时都会考察其对MySQL的掌握,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MySQL数据库相关的知识点。

1、MySQL数据库存储过程和函数的区别
存储过程和函数是事先经过编译并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段SQL语句的集合,二者的区别在于函数必须有返回值,而存储过程没有;函数的参数只能是IN类型,存储过程的参数可以使用IN、OUT、INOUT类型。

2、分库与分表设计
分库与分表的目的在于减小数据库的单库单表负担,提高查询性能,缩短查询时间。通过分表,可以减少数据库的单表负担,将压力分散到不同的表上,同时因为不同的表上的数据量少了,起到提高查询性能,缩短查询时间的作用,此外,可以很大的缓解表锁的问题。

分表策略可以归纳为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
水平分表:取模分表就属于随机分表,而时间维度分表则属于连续分表。
如何设计好垂直拆分,建议将不常用的字段单独拆分到另外一张扩展表. 将大文本的字段单独拆分到另外一张扩展表, 将不经常修改的字段放在同一张表中,将经常改变的字段放在另一张表中。

对于海量用户场景,可以考虑取模分表,数据相对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热点和并发访问的瓶颈。库内分表,仅仅是解决了单表数据过大的问题,但并没有把单表的数据分散到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并不能减轻 MySQL 服务器的压力,仍然存在同一个物理机上的资源竞争和瓶颈,包括CPU、内存、磁盘IO、网络带宽等。

3、聚集索引与非聚集索引的区别
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根本区别是表记录的排列顺序和与索引的排列顺序是否一致。 聚集索引(innodb)的叶节点就是数据节点,而非聚集索引(myisAM)的叶节点仍然是索引节点,只不过其包含一个指向对应数据块的指针。

4、事务四大特性(ACID)
原子性: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结束在中间某个环节。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恢复(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执行过一样。

一致性: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这表示写入的资料必须完全符合所有的预设规则,这包含资料的精确度、串联性以及后续数据库可以自发性地完成预定的工作。

隔离性: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其数据进行读写和修改的能力,隔离性可以防止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由于交叉执行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事务隔离分为不同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持久性:事务处理结束后,对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便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5、事务的并发?事务隔离级别,每个级别会引发什么问题,MySQL默认是哪个级别?
脏读是指在一个事务处理过程中读取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对于数据库中的某个数据,一个事务范围内多次查询却返回了不同的数据值

幻读:事务非独立执行时发生的一种现象,即在一个事务读的过程中,另外一个事务可能插入了新数据记录,影响了该事务读的结果。
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就是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从理论上来说, 事务应该彼此完全隔离, 以避免并发事务所导致的问题,然而,那样会对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为事务必须按顺序运行,在实际开发中,为了提升性能,事务会以较低的隔离级别运行, 事务的隔离级别可以通过隔离事务属性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