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本书——《好好学习》

四月一号的时候购买了“得到”的“每天听本书”的包月服务。今天四月六号,之前的五本书我都没听。今天更新的是成甲的《好好学习》。

这本书在前一段时间看到很多人都在看,有小伙伴分享了电子版,清明放假前我连续看了几天,但是还没看完。因为假期一耽搁,差点把这本书忘了。

不得不说,这本书很好,是属于我想一口气看完的。在看书的过程中,详细地记了笔记。

但是我能回忆起来的东西很少,看过就忘成了一种常态。

所以今天看到成甲老师说自己的书,就认真听了。

先是听了一遍音频,然后又看了一遍文稿,内容都很熟悉。但是关了文稿,却不能回忆出整体的结构。

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低水平勤奋”,直戳要害!

下面是重点笔记,直接拷过来的。



一、什么是知识?

1.信息和知识的区别

只有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或者认知的信息才是知识,否则它只是信息。

这个观点让我重新对知识有了认识。学习一定是为了自己有所改变才行。)

2.低水平的勤奋

努力但效率很低,进步很慢的学习,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比如,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培训课,但是能力仍然提升不起来。

这让我想起有的学生学了很多,但成绩却上不来,而有的学生貌似不怎么认真,但是成绩却非常好。我们认为是跟智商有关系,实际可能只是没有用对学习的方法。


二、如何高效学习

1.两种学习效率

(1)技术效率

不断学习解决具体场景下问题的学习方式,归类为提升技术效率。在技术效率层面去解决问题的水平比较低。

(大多数时候,我们学到的都是具体的方法)

(2)认知效率

在解决任务的时候,不仅掌握了解决的办法,还弄明白了这类问题背后的规律,这种努力方式就归类为提升认知效率。

这个很重要,也让我豁然开朗。努力提升认知才是快速学习的根本。)

2.一个观点,两个假设

关于学习方法的观点:多花时间去研究事物背后的规律,从规律入手进行学习,效率才会更高。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

(1)假设一:世界上大部分领域,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往往是由少数重要的规律决定的。也就是说假设复杂现象背后是简单的规律。本书也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之上。

哲学上提到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要学会把握本质

(2)假设二:世界上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

想到一个词叫“触类旁通”,任何事都不会单独存在,一定是相互联系的。

3.临界知识

通过学习和掌握少数重要但是影响广泛的规律,并以此建立的认知,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就能形成自己的跨界竞争优势。而这些能够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本规律,被称为临界知识。

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先主动地掌握临界知识,掌握事物背后重要的基本规律,那学习效率就会高得多。

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掌握“临界知识”就是掌握了“底层规律”)

三、如何掌握临界知识

1.基本原则

掌握临界知识的基本原则是:要了解知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要确保这个规律是可靠,经过了广泛地验证,并且清楚这个规律的适用和不适用的领域。

优先使用“硬科学”的规律。所谓硬科学,是相对软科学而言。硬科学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学科,而软科学是指社会学这类的学科。

(突然觉得学理科很有必要,想问题思路不清晰是逻辑不清晰的原因。虽然老师说上学时教科书里的知识大多属于具体的知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如果现在把初高中的教科书从头但到尾再学一遍,一定能把各个学科的底层逻辑弄懂很多。

我记得每次月考时,都会拿生物书和历史书看,收获非常大。尤其是历史,以前都是了解一段段的历史,但是拿到初三总复习的书时豁然开朗。从一个宏观大的角度俯瞰整个历史,才把我原来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点滴记忆串起来。

大部分的学科都有明显的知识体系,所以要先把整体的框架罗列出来,然后再往里面填充血肉。我记得魏书生老师提倡的预习方法就非常有道理。学生先把初(高)中三年的整体框架罗列出来,然后再去学一个个知识点。

无论学哪个点,头脑中是有体系的。但是我们的教学却并不是如此,是一个个小知识点学,学完又联系不起来,三年学下来完全是懵的,尤其是文科知识。尤其是语文,一篇篇分散的文章,压根都不知道再学什么。

初高中三年知识其实一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学完,教学完全应该倒过来,直接把初、高三总复习的资料拿来学习,对于细节的可以在讲课的时候展开。

“得到”专栏每个老师都有全面课程表,这一点非常厉害,是需要花不少时间去思考的。想想如果我在教学的时候,能够把三年或者六年的教学计划都罗列好,什么时间教什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那就不得了了,但是现在没那个能力。

有时候有这个想法,但是一想到我想看那么多书,然后不停地做计划,想到就崩溃,然后就放弃了。最多写一个星期的计划就不得了了。)

2.三个底层方法

(1)刻意练习

如果你要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那么你可以去寻求这个领域一流的导师,然后学习他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坚持这样刻意练习,往往就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和掌握问题背后的规律,理解一点就通达一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刻意练习》这本书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看了,但是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本书,因为我看的好累,还不懂!我就记住了这么个概念。成甲在说到“一万小时理论”是基于对小提琴练习者的观察得出的,这是观察归纳法。

我才突然意识到,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理论是不是正确,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它的局限性。这就起认知的差异。

我还属于“尽信书”的阶段。

(2)反思

总结不是反思。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比如,反复思考研究当初做这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当初的假设正确吗?

(虽然有反思,但是不详细,没有认真思考过。)

(3)以教为学

把教别人当成自己学习的过程。因为我们为了让自己能够教别人,就要做大量的准备,以防被别人问倒。而我们不去教别人的时候,往往就偷懒,没这个动力。

3.三个学习技巧

(1)记录:记录和写下来是不一样的。

一个好的记录,要做到两点:第一点,要记录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第二点,主动地记录看不见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记录流水账。

这一点是个提醒,学会记录是之后要练习的

(2)定期回顾:一方面的原因是,时间一久,我们很容易忘掉学的东西;另一方面,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和最后的结果之间时间间隔很长。如果不去回顾,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

有记录,但几乎从来没有回顾。)

(3)付费学习:一方面是指通过“买时间”来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是指,通过买“高质量的知识产品”或“向专家付费”获得咨询建议,来提高学习效率。

金句:

1.我们读的书并不一定是知识,只有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信息才是知识。
2.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3.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不过,确实有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是通用的,比如复利效应、概率论、系统思考等等。
4.你只有知道一个知识的局限性,才配得上真正拥有这个知识,如果你不知道一个知识的适用边界就每天用它解决问题,那这个知识对你而言就太危险了。
5.有时候,慢就是快。你只有把基本功打扎实,才能快起来,在最重要的地基上面花时间是必须做的。

反思:

自己看完书其实收获一点不大,每个知识点都知道了,却根本没办法分享给别人。听了成甲老师的说书,才发现要把一本书说清楚,首先自己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听了两遍,反复看了文稿,才把今天成甲老师“怎么说的?从哪几个方面说的?”搞清楚。

就跟考编的时候自己看书压根就记不住,听了老师的讲解,有了整体结构之后就能明白。关键是头脑有了框架,理解起来非常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听本书——《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