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试一下,别轻易对自己说“不感兴趣”

再试一下,别轻易对自己说“不感兴趣”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越长大,越对这个世界缺少学习的兴趣了。

小时候,对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好奇,能用一个下午蹲在大树下研究蚂蚁如何抬着蚱蜢的尸体回窝,能用一整天去琢磨如何叠一个整齐、稳固的纸牌屋,能没日没夜地互相追逐打闹比拼谁跑得快......

后来呐,因为所谓的“成熟”放弃了很多童真的乐趣,因为情感的创伤开始隐藏自己的情绪,因为一些老师或书籍有意无意的错误引导放弃了对一些知识的兴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很多曾经感兴趣的东西不断做着“减法”:数学太抽象了,不感兴趣;物理太复杂了,不感兴趣;英语学了又没用,不感兴趣;运动太累了,不感兴趣;聚会聊天太虚假了,不感兴趣;写作太费脑了,不感兴趣......

发现没有,我们太轻易的就说出了“不感兴趣”,然后放弃了太多深入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

然而,如果你不深入认识一下这个世界,你是不会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人生体验:你体会不到比尔盖茨脑袋中的世界有多么智能化;你体会不到霍金脑袋中的宇宙是怎样的令人着迷;你体会不到村上春树几十年坚持跑步的那种活力;你体会不到周杰伦开演唱会引起万人合唱的那种美妙......

也许更简单一点,你如果不认真学习,你就体会不到去清北或其他顶级大学是怎样的体验;你如果没去持续运动,你就体会不到每天充满活力是怎样的感受;你如果没有去持续写作,你也体会不到当我写出了一篇阅读量10万+的文章时具有的那种成就感....

这都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太轻易说出“不感兴趣”,从而欺骗了自己,放弃了深入学习。

而我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1.没有正确认识“学习兴趣”是什么;
2.没有真正逼迫自己学进去。

一、学习兴趣究竟是什么

我们很多人其实都高估了“学习兴趣”的效果,以为有了“学习兴趣”就能激活自己,从此,懒惰没了,拖延症好了,早起有动力了,上课有精神了,工作有热情了,纷纷扰扰的世界,我就只爱沉浸于“学习”中不能自拔。

因为很多媒体或书籍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宣传这种观念,你看比尔盖茨年轻时候对计算机那么着迷、没日没夜地编程;你看霍金对宇宙那么着迷、没日没夜地琢磨;你看乔布斯、扎克伯格、马斯克……这些人的经历无非就是说:你看吧,他们那么成功都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学习兴趣”。

其实哪有这么简单啊。

我们先看看维基百科对学习的定义是:

学习是透过教授或经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

“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意思是,学习一定是脱离舒适感的,知道这点很重要,这意味着没有“快乐学习”“轻松学习”这个说法,所以,无论你对一项东西有没有兴趣,学习本身都是“脱离舒适感”的。

记住了:学习兴趣≠学习变轻松了

学习兴趣其实是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能够让你对获得激励的渴望超过对学习“脱离舒适感”的厌恶感。

所以,“学习兴趣”归根到底是建立了一种强于“学习厌恶感”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大部分情况下是得到价值肯定,比如物质奖励或精神肯定,可能是他人的肯定也可能是自我肯定。

所以,你看我最近逼着自己在和微信公众号上坚持写作,才发现我对“写作”原来有着强烈的兴趣,而我在这之前却很抗拒写东西,真的不是因为写作对于我变轻松了,而是通过写作“整理思想+获得肯定”对我的激励作用要比写作过程的“不舒适感”更强烈,所以我有兴致写下去。

当然,也会有其他激励机制,比如跑步会慢慢让人上瘾是因为跑步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你在跑后感到很畅快。

二、怎样才能真正学进去

因为“学习”是有“不舒适感”的,除了少部分天才以外,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天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要摆脱这种感觉,你需要先尝试进入这种“不舒适感”,跟这种“不舒适感”好好相处一番,然后你也许就会发现一些超过这种不舒适感的意外之喜,这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是不是真的具有“学习兴趣”。

所以,不要轻易说自己“不感兴趣”,你再往前试一下!

这个过程其实类似于我们交朋友,我们的大部分朋友都不是靠“一见钟情”得到的,是靠一段时间相处而对彼此的认同建立的。而即使“一见钟情”往往也是因为在恰当的时间发现了对方与自己的价值观或审美相似所以很快产生了兴趣,而对“学习兴趣”的“一见钟情”也是因为突然发现该类学习过程与自己已经掌握的经验类似,能够很快产生学习价值。

如果你才接触这件事情/这类知识不久,还处于浅层阶段,不要轻易跟自己说“不感兴趣”,也许这只是你本能上“厌恶学习的不舒适感”,这时候你逼迫自己学一下,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先做的不比其他人差,当你做到这一点并得到别人肯定的时候,如果还是无法摆脱强烈的“厌恶感”,那么你再去考虑是不真的“不感兴趣”。

不过,也有不少人在小时候就对某类知识或事情产生明显学习兴趣的,他们是幸运的,也许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做的比别人好一些,很早就得到了父母或外界的肯定,形成了比较好的激励机制,所以就很顺利的发展起“学习兴趣”。而对于早期没建立起“学习兴趣”的人来说,在后来的成长道路上也许需要多去尝试不同的知识,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

但是,记住了,不要走马观花,要往门槛里再迈一步试一试,也许你看到的风景、得到的体验就不一样了。

那么怎样才算“学进去了”呢

我觉得最简单的衡量方式就是:你比大部分人的平均水平要做的好一点。

当你比大部分人的平均水平要做的好一点的时候,你就比大部分人对这项知识的认识要更深入一点,你不再是隔岸观火的态度,你对这项知识的整个脉络是清楚的,并且熟悉到具有了发言权,然后你还会逐渐得到外界的肯定与自我的认同,这样你就获得“价值肯定”了,这才叫“学进去了”。

总结一下

1.我们长大以后会失去许多童真,有时候会太轻易说自己“不感兴趣”,从而失去了深入学习与体验这个世界的很多机会;
2.“兴趣”也许并不会像我们所想的那样让我们“轻松学习”,因为学习本身是“脱离舒适感”。所以,我们在尝试一些事情的时候,要逼迫自己往前再走一步,不要停留在浅层的观望状态,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那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兴趣”。

以上。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点个喜欢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试一下,别轻易对自己说“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