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

一直喜欢面包店的感觉,明亮的店堂,各式各样刚刚烘培出炉的面包糕点,整整齐齐的码放着,静待客人来挑选。店里飘着悠悠的烤箱味儿,背景音乐是法国风情的浪漫手风琴。可以坐在面包店里,喝点东西,听听音乐,想想事情。

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_第1张图片

2018新年第一工作日,下午4点过,面包店里人不多,其实,客人只有我一个。点了一杯英式奶茶坐下,掏出个本子写写画画,很是享受。

好不容易来了两个顾客,我心里还有些替店家高兴,毕竟,这么好的环境,别因为客少,黄了。

两个顾客一高一矮。

高的是妈妈,大约三十出头,一位年轻的妈妈。并没有穿着厚实的冬装,看样子猜得出是开车来到这个购物街,车停地库了。矮的是儿子,大概六七岁,小学一、二年级的模样,长得乖巧伶俐。

出于对家庭教育的兴趣,我特别爱观察家长和孩子的互动点滴。

男孩妈妈说,”赶快挑点东西,马上就要去上课了!“ 不知道孩子要上去什么课,现在是4点半,下学了,上个课外班是太正常不过了。

男孩子说,”我要这个。“

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_第2张图片
孩子要的榴莲酥

孩子拿下他希望要的小糕点,是一袋榴莲酥。妈妈没有反对,孩子拿着袋子走到收银台前。他的身高不够,先举起手来把袋子放到了收银台的边上,然后再使劲垫起脚,娴熟地把袋子往收银员的一侧使劲一推。我还担心袋子会滑出桌面,从另一侧跌落。然而并没有,它稳稳地停在了桌子上。

孩子妈妈走到了收银台前面付了款。我就坐在离收款台不远,听得清楚,”20元“。

当孩子妈妈付完款正要转身离开的时候,看见收银台桌上放着一些促销巧克力糕点。不知脑子里想了什么事情,她决定换成一袋巧克力饼干。

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_第3张图片
妈妈看上的糕点

孩子妈妈说,”哎呀小宝,你要的这个榴莲酥啊味道怪怪的,我觉得你会吃不惯,我们换一个巧克力味道的好不好?我知道你最爱吃巧克力了。“

妈妈的这段话似乎是对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换一个口味,但口气听上去并不是和孩子在商量,倒更像是对在一旁的收银员解释自己为什么变了主意。

后来,这位妈妈走到孩子面前,没问什么,一把从孩子手上夺下了那盒榴莲酥,把一盒巧克力糕点塞到了孩子手里,这一”换“就完成了。动作干净利落,好像类似的事情已经做过很多了。

而孩子呢,好像也是经常经历这样的事情一样,虽然脸上不高兴,但并没有哭闹,平静地接受了手里的榴莲酥被夺走,换成了巧克力糕点。他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妈妈走到收银员跟前做了退换的手续。

可能这位妈妈没有想过,这一换,可能带来后患,影响到孩子的独立人格发展。

我们不妨把自己当作那个小男孩来感受一下,这个简单的一”换“背后隐藏着什么。

孩子可能得到这样的认知,

”妈妈是大人,可以不问我的感受,做出更改的决定。“ 或者,

”就算我有意见也没用,妈妈可以直接把我手里的榴莲酥抢走。“ 或者,

”我没有必要说出我的想法,反正妈妈也不会听的。“。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断地和世界打交道中得来的。在孩子小时候,爸爸妈妈是他们打交道最多的成人。

孩子碰到换糕点这一幕类似的事情多了,一个”乖“孩子可能就如家长所愿地出现了。

家长可能会说,”乖多好啊,孩子听话,我说啥他都照做,不跟我理论,省得我废口舌。“ 其实,孩子独立自我的种子就在一次次地在被忽视,被决定,被强制中慢慢消亡。

也许有人觉得我的想法太过紧张,孩子还小,哪里懂事,不和孩子商量,换个糕点哪里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

水滴石穿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几滴水下来大家都不会觉得会把石头搞穿。但习惯和人格都是在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孩子是,家长也是。

那对母子带着巧克力饼干走了。不久,又一位妈妈带着大概6岁的女儿进来。

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女孩的妈妈似乎没有走脑子地问,”宝贝你想吃点是什么?“ 然后径直开始挑选了蒜蓉面包,女儿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一款肉丝面包,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小女孩用手指着肉松面包,说”我想要这个“。

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妈妈极快地回答道,”肉松面包有什么好吃的,还是吃蒜蓉的吧!“

再一次,没有理由,孩子的提议被无视了。

小女孩不再吱声了,乖乖地呆在那里,等着妈妈结账。她六岁了,早已习惯这样被无视。同样地,她的妈妈做母亲六年了,好像也习惯了这样对待女儿吧。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影响着孩子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应该那样被对待。

我真想和那天看到的两位年轻妈妈说,”别耽误了你所深爱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年轻妈妈三思:这一”换“,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