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山水

4月28日,晴。

阅读书目:《苍洱之间》。

作者 :罗常培(1899-1958),著名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其学术成就对当代中国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曾任教于西北大学、厦门大学及中山大学,受聘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著名的史语所)。1934年,罗先生出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1937年因战争爆发,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迁,于云南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罗常培也随校到云南,任中文系系主任之职。

徜徉山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金句 :

过纳溪县后,沿着永宁河纡曲前进,水转澄碧,山渐奇峭,田禾盈畴,地无隙壤。连山坡河埂都密匝匝的种满了庄稼,真正可算是善用地利了。

我说学校是一个有机体,要求它的发展,得仗着每个细胞都能各尽本分。大家应当继续发扬北大的“大”处,贯彻蔡孑民(蔡元培)先生遗留给我们的“博达和坚贞”的精神,还得要不流于散漫懈怠。

我的讲题是“读书八式”,共分涵泳自得,采花酿蜜、剥茧抽丝、磁石引铁、披砂拣金、郢书燕说、过眼云烟、挦摺饾饤八目。第一式为爱好文艺,或性近玄思的来说;第二式为铢积寸累,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的来说;第三式为钻研一题,逐渐深入的来说;第四式为学有重心,左右逢源的来说;第五式为信手翻检,摭拾菁华的来说;第六式为穿凿附会,自欺欺人的来说;第七式为随眼滑过,不求甚解的来说;第八式为剽窃陈言,因袭堆砌的来说。这无非想指出几种念书的方法来好教学生知道怎样抉择。

二十五日好不容易碰到了晴天,我们便乘兴到三崖脑湖北茶社去临眺长江,看看不舍昼夜的滚滚江流,持续的在动,不停的在变。当它遇到滩石,碰着暗礁,也会激起些波旋,可是转瞬间还不是立即消逝吗?悟得此理,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值得沾滞?

晚上和史语所十几位老同事在牌坊头的堂前聚谈。上弦月穿过乔楠的枝叶,疏影洒在地上,大家有说,有笑,有唱;也庄,也谐,也雅。不由得想起广州东山的柏园,北平北海静心斋的叠翠楼和罨画轩,蚕坛的“董西厢”,东单牌楼的洋溢胡同,上海小万柳堂的帆影枞和南京的北极阁。

记录及感悟: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20世纪40年代留下的两部散文集《蜀道难》和《苍洱之间》的合集。作者除了游历山水,更多体现了自己作为学术大师的素养,细心爬梳了边疆史、民族史、语言学、谱牒学等种种珍贵史料。通过这部作品,读者与那个烽火年代紧密联系在一起,见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和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西南联大的学者群像。1941年5月至8月,罗先生一行自云南昆明至四川东部、西部和南部旅行,说是旅行,也肩负工作任务。他的旅伴是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校校长的梅贻琦与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他们的任务是到重庆(当时的陪都)向“教育部”接洽西南联大的校务,到叙永视察分校,到李庄参观史语所和社科研究所,审查北大文科研究所三个毕业生的论文,并到四川各处的其他学校参观,最后还访问了联大老教授,并顺便看看北大、清华两校毕业生在各地服务的状态。因为全然是公事,我们就有机会跟随罗先生一起,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走访这座近代史上著名学府的各个角落,通过字里行间去认识那些我们在《上学记》,在《未央歌》,在前不久的电影《无问西东》中,心心念念的那个西南联大。罗先生一行这三个月的旅行实可谓艰难险阻,困难重重。所谓“蜀道难”,不只是李白诗里山川之险,更是现实世界中的等车、候船、汽车抛锚、山洪冲断公路,外加抗战期间还要躲空袭警报。但他“豪兴不减”,研究了学术,赏玩了风景,采访了民俗,慰问了朋友,还乘坐了九种交通工具之多,有飞机、汽车、黄包车、轮船、木船、滑竿等。从成都回重庆一段颠沛之旅,大有孔子厄于陈蔡之感,而孔子面对这样的危难,只是说“君子固穷”(君子仍能安贫乐道)。这无疑也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仍然奋斗在大后方的西南联大人的写照。

二、蜀、滇两地让人流连忘返的名胜。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四川最著名的景点,是“峨眉天下秀,剑阁天下险,离堆天下奇”。罗先生主要就峨眉山做了仔细描述。卧云庵和清音阁是他最爱的两处,前者看山,后者玩水。有两种奇观值得后人游玩留意,一是清晨的日出,一是夜晚的佛灯。后一种是峨眉特有的奇观,在晴朗无云无月的夜晚,适当高度处可见。回顾到四川经过的城市,罗先生最喜欢的是成都。俗语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古时候也许这句话是形容蜀道难,进出不易,可今天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正可谓与罗先生英雄所见略同了。只不过罗先生喜欢的理由是成都的很多地方“都像我的故乡北平”。云南的旅途主要围绕大理展开,根据罗先生介绍,大理最有名的是“风、花、雪、月“四景:风是下关的风,花是上关的花,雪是苍山的雪,月是洱海的月”。罗先生整理并录入了崇圣寺碑和元世祖平云南碑,他从保存文献的观点看,这两块碑在历史上都是很有价值的,勾勒出大理历史上重要的两段史实。

三、旅途中透露出的当时战时景况。抗战中,有太多难忘的历史。日军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大隧道窒息案”,罗先生一行当时就在重庆,他说假如自己离开的船票晚一天,可能也做了“窒息鬼”。在这次旅行中,罗先生还见证了“七二七大轰炸”。罗先生用了身临其境的描写:“紧跟着高射炮声隆隆,投弹声轰轰,几间房子动摇的像地震,屋顶上的瓦和窗子上的玻璃被激荡的上下交响着”。事后“举目所见不是栋折榱崩,瓦砾遍地,就是脰断肱飞,血肉模糊。”最后说说罗先生此次行程中使用的几种交通工具,其背后也是抗战期间为普通民众保驾护航的几家重要服务单位:中国航空公司“南京号”、民生公司的“民文轮”,还有滇缅公路。在这里特别介绍这三段重要史实,为着它们曾在抗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一种不能忘却的纪念。

这是在山水之间写成的文字,字字珠玑,文字之美淋离尽致,一直认为古文之美于今文,美于含蓄、蕴意,需厚重的文字功底方可锤炼而成。不忍释卷,意犹未尽。更慨叹真正的文人风骨,艰难的岁月里,赤子之心,世人总云沧桑,君不见沧桑中不改稚子心的大师们,让人爱之难止。人问,敢不敢在这世间做个复杂的人,我却喜复杂繁华中,仍心恋山水,不改初心,该是何等自足而怡然,若是,繁复亦或沧桑,我自徜徉于山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徜徉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