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创意生态》第七章:前行之路(四)东方和西方(五)转折点

上一节 第七章:(三)增长模式

第七章 前行之路

(四)东方和西方

由于我同时在伦敦和上海工作,经常会有人问我,创意和创新的西方传统是否如许多西方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最好的甚至是唯一支持“创意生态”的途径?中国和日本所持的亚洲方式是不是更好?欧洲和美国的“创意生态”有其特殊优势吗?或者相反,亚洲拥有一些西方所不具备的独到之处?西方的迅速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文化背景、管制结构,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市场?东方与西方的这两种模式可以相互转换吗?

我认为这两种“创意生态”原型有着深刻差异。西方公司强调所生产事物的新颖性,并使用“突破”和“破坏”等词语来表示肯定。假定社会受到上述情况的“后续影响”是正面的,并通过市场机制体现出来。相比之下,中国秉承对社会和谐的信念,更愿接受有助社会稳固的创意与创新。当然,这些只是相当概括的描述。因为西方很多人也开始认同亚洲国家所推崇的合作理念,比如“免费开源软件”群体,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向往西方商业社会的自由竞争。

目前双方都出现了一些改变的迹象。中国年轻一代同他们父母有着不同的态度和志向。(从2000年至2015年,中国预计会新增8400万名大学毕业生)他们越来越有信心,并乐于表达自己的个性。尽管有一些限制,但这批新生代基本上成长于在线合作已蔚然成风的世界。

中国企业不可能对这一代视而不见,因为他们既是新想法的来源,也代表新的工作方式,更是企业产品的顾客。对西方世界而言,中国作为下一个世界强国的吸引力,意味着造访中国的人数将逐年增加,而中外共生与合作的规模也会扩大。总之,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乃至华盛顿,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诸如金融、能源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除非通过交流与对话产生共识,并采取联合行动,否则将束手无策。

(五)转折点

创意人群网络什么时候才算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创意生态”呢?是否存在这样的转折点?最佳的规模指标是“多样、变化、学习和适应”的质量—个人表达、创想、形象和符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但这些指标都难以被量化,因此我们只能借助简单的量化方式,比较制造业、服务业与创意行业的相对大小。只不过在此也要强调,这些部门之间的区分越来越困难。

创意生态要达到一定“范围”,需要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没有地震、国内冲突或战争),还需要高水平的“聪灵需求”和商业触觉,发明创造能力和冒险精神,以及知识产权框架,这些都是用来支持创意和创新的关键。同样,为了达到相当的“规模”,则需要有世界性的语言和一种媒体文化,其人物、故事、电视、电影和时尚为全球所渴望。

下一节 第八章:(一)创意是不安分的

返回 《创意生态》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创意生态》第七章:前行之路(四)东方和西方(五)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