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

蟹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明历史,吃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据考古工作者考察发现,在我国长江三角洲一带,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以及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先民食用的废弃物,而其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证明我国食蟹历史文化十分悠久。

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_第1张图片

我们经常称赞羡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历史上到底谁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相传在大禹治水的上古时期,先民们努力耕耘土地,秋季稻米成熟就要收割了,但是经常会有长着八只脚、有两只大螯爪的虫子出没,抢食稻米,而且会用大螯爪伤人,实在是民间耕作的大害虫,人们都很害怕,以此为患并称这种东西叫做“夹人虫”。

这个时候赶上夏禹治水,夏禹命令手下的一个名叫巴解的人监督工程营地,晚上的时候人们举起火把照明,突然之间看到大量的“夹人虫”黑压压一片有压城之势,奔着光亮的地方就汹涌的爬过来,好多人看到此情此景都十分害怕,当场被虫子螯爪夹伤的人就有很多,巴解看到这种情况就认为此害不除,后患不绝,就想办法要除掉这些“夹人虫”。

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_第2张图片

他把大家召集起来,挖土布成壕沟,然后在壕沟里灌满滚烫的开水,这个时候大家再点亮火把,“夹人虫”再次袭来,大量想要穿越壕沟的“夹人虫”就直接坠入沸水被烫死了,人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巴解发现“夹人虫”被烫死后,甲壳变为红色,而且有淡淡的香味,于是他就拿起来一个品尝,才发现原来“夹人虫”的美味超过以前的上百种食物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尝试,都觉得十分美味,就开始饕餮大吃。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巴解的功劳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就把“虫”字上面加一个“解”字,来命名这种美味的“夹人虫”,螃蟹因此得名,巴解也因为治蟹有功而被封地赏赐,他的封地就是当今昆山的巴城了,他的故事被人们世代相传,至今阳澄湖一带捕蟹之前还有祭拜“巴爷”一说。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们发现,在中国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大闸蟹。而论口感和肉质营养,现在最被大众认可的就是阳澄湖大闸蟹。

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_第3张图片

那么大闸蟹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大闸蟹史考》,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这个“闸"字,音同“炸",蟹以水蒸煮而食,谓"炸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

他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吴讷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张惟一先生,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吴讷士是苏州草桥中学的创始人,父亲吴大征晚清时官至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当过刘坤一的副帅,一门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张惟一就是方还先生,与王颂文同为吴讷士的好友,吴家的常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为吴士讷所购得,又为方还和王颂文在吴家发现,并慨然接受相赠迎回昆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为书林中的一段佳话。

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_第4张图片

事有凑巧吴家设蟹宴,方还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关“大闸蟹”名称的解释:“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又因产自阳澄湖,故名阳澄湖大闸蟹。

关于蟹的传说还有很多,我国古代先民品蟹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蟹又是美食中不可多得珍馐,阳澄湖大闸蟹实在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细细品味,品的不仅是香甜的味道更是经久流传的文化底蕴。

END

江河湖海,以蟹为宝,

五湖闸蟹,阳澄为尊。

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_第5张图片

欢迎加入蟹尊宝生态大家庭,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加微信了解,蟹尊宝正宗阳澄湖大闸蟹:qq764617060

你可能感兴趣的:(蟹尊宝带你追溯大闸蟹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