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明朝十六帝之朱元璋

我眼中的明朝十六帝之朱元璋_第1张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


姓名: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在位时间: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年号:洪武

陵墓:南京明孝陵


说起朱元璋,大概没有人会不知道吧。朱元璋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距上一段传奇的发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凑巧的是,那个传奇的主人翁也是一位皇帝,也是底层出身。只不过人家是平民出身,而这一位却是“贫民”出身。

坊间所传一本叫作《推背图》的书,也有对他的描述“惟日与月,下民之极。应运而兴,其色曰赤”。我倒不是传播什么封建迷信,只是对其中的字句描述颇为有感,其出身“下民之极亦不为过”。人言孔老夫子为“丧家之犬”,那朱元璋呢?

朱元璋的出身有其幸,亦有其不幸。不幸年少家破人亡,遍历艰辛,朱元璋头二十多年是极其苦难的,给地主家放过牛,当过扫地僧,做过乞丐。朝不保夕,最后被迫参加了起义军。

说起朱元璋的出身我想起一个人,东晋的陶侃(此人为陶渊明的曾祖),陶侃的父亲是三国时东吴的一个小官,西晋灭吴后,江东士族在政治上更无一席之地,况且其父在江东士族中又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而其父死后,家里更加贫寒。在那个门阀政治极其严重的年代,陶侃在士族眼里是实打实的“寒门”。要想出人头地,可以用“白日做梦”四个字形容。可就是这样,陶侃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手段一步步成为了一个权臣。但即便是这样,面对强大的门阀制度和与其对应的各大家族。如以王敦、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陶侃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地位显赫、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世家大族的眼里也还是“寒族”出身。加之陶侃自己的子孙多不争气,陶侃在世尚且不能完成夙愿,只能辞官回乡,不久就去世。陶家自此在政治上再没有多大作为。假想元璋不是生在元末,而是生在东晋,以元璋的出身,怕是永无出头之日了吧,假使他也如陶侃那般,也顶多官居极品。至于大明王朝是断不会出现的。所以说他是幸运的,他的出身给了他苦难,但更多的是给了他磨炼与机遇。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我很喜欢。这不就是对元璋最真实的写照嘛。有人说汉光武帝刘秀是“位面之子”。其实朱元璋才是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说朱元璋是凭运气得的天下,只是说他的运气十分强甚至超过了那位最会读书的皇帝——刘秀。

不得不承认的是,史上两位出生底层的大一统的皇帝,其成功无不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关。英雄造时势不假,但那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起决定意义的还是时势造英雄,英雄趁势而起。譬如打个不恰当的例子,同样是一壶冷水,在冬天烧开和在夏天烧开,那个更容易些。

下面再来谈谈朱元璋主要的对手们。分别是元朝政府正规军、张士诚、徐寿辉(后面是陈友谅)、方国珍。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对手,只不过最主要的是这几个。这些对手(元朝政府除外)一方面与朱元璋是敌对的关系,一方面也是贵人。怎么说呢,凡是有利就有弊,反之亦然。一方面他们与朱元璋干仗,可一方面他们也同元朝政府干仗,相互之间也不和睦,给了朱元璋夹缝中求生存的可乘之机,一步步发展壮大自己。搞来搞去朱元璋到最后只剩下两大最具威胁性的人物,张士诚与陈友谅,而其中又以陈友谅最为危险。张士诚出身盐贩,盐在古代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陈友谅呢?不过是一个打鱼的,朱元璋则更不用说。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更何况是乱世呢。张士诚与这两位比狠怕是远远不是对手,但只有狠是不能够成事的,陈友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稍后再说。其次,三人对权力富贵的渴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张士诚出身还算可以,大概也没过过几天太苦的日子,而那两位就不同了,特别是朱元璋。当然,其它还有很多方面,就不一一表了。

这里着重说说陈友谅与朱元璋。同样是狠,陈友谅显得过于狠了,可以用“狠毒”来形容,显得没有“原则性”,没有正当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观其杀倪文俊、赵普胜、徐寿辉可见一斑。如果说小明王落在陈友谅手里怕就不是落水而亡了,身首异处大为可能。反观朱元璋你什么时候看他把郭子兴干死了。当然我只说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比具有一定“原则性”,可你如果真的认为是这样,未免太天真了。想想能把陈友谅这条“恶龙”斗败的人岂是一个“有原则”能解释的了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然后再去想想郭天叙、郭天爵的死。

不管怎样,朱元璋作为一个皇帝起码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有人说朱元璋是真正爱民的好皇帝杀了那么多的贪官;又有人说他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家的统治需要而已。其实从一种角度来说两者都对,又都有欠缺。朱元璋杀贪官,惩腐败,有维护统治的一面,也有真情流露的一面。别忘了他的出身,他自小见惯了各级官员的横征暴敛、蝇营狗苟,自然对各级官吏的“真面目”了如指掌,对他们自然没有好印象。连给他们的“工资”都是最低的。其次,如果任由各级官吏胡作非为,无异于杀鸡取卵,难道朱元璋忘记自己曾经是怎么起家的了。

古人讲究多子多福,那时生产力低下,人多就代表着生产力高,而且子孙多了势力也相对大了,不容易受到外人欺侮。作为皇帝更是如此,朱元璋一生有史可查的儿子有26个,女儿有16个,除极少数中途夭折外,大都活到了成年。当然作为皇帝的朱元璋生这么多子女肯定不只是传宗接代这么简单,更多的是基于现实基于政治的考虑,说好听点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通俗点呢,就是能更好的守住他打下的这份“家业”,让朱家血脉世世永享荣华。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人,曾国藩。相传,曾国藩率湘军攻打天平天国到尾声时,有一大批人劝其“自立为帝”,其中有其弟曾国荃,还有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实力派。曾国荃自不必说劝其兄为帝多半出于实意。可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却未必真心。假使他们也是出于真心实意,加之曾国藩运气很好,顺利登基称帝,查曾国藩有3子5女,其中一子早夭,剩余两子之中,只有曾纪泽还算有所建树。不过也难堪大用,曾国藩百年之后,曾纪泽恐难为继,以其资历能力别说震住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方诸侯,恐怕就连其叔父曾国荃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到头来曾国藩背了“反名”却为他人做了嫁衣,岂不悲哉。曾国藩审时度势,自剪羽翼,裁撤湘军,不失为一代“名臣”。留下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佳话。

反观朱元璋,拥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除去早年夭折、不成器的,大多数都是成材之人,且成年后都被朱元璋分封出去,其中好几个还久历边事加以重臣辅佐,待其儿子们羽翼渐丰之时,朱元璋就开始了有计划地屠杀勋贵功臣。到朱元璋死时其功臣故旧已然不剩多少。朱元璋的女儿们,虽不敌儿子们,倒也没闲着,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政治联婚,用以笼络、安抚重臣,为大明王朝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一说朱元璋的分封制。按理说,前有西晋的“八王之乱”与西汉的“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朱元璋不应该搞分封制。可他偏偏搞了,难道是朱元璋读书少不知道,就算是这样,他身边的谋臣如李善长、刘伯温也不知道吗?我认为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分封的弊端,只是他有他的想法,凡事皆有弊有利,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而已。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对功臣勋旧忌惮万分,视为心头之患,必欲除之而后快。唯独对自己的儿子们可谓宠爱有加。大明初创,根基不稳,淘汰一批功臣勋贵,就得有一批顶上去,是谁呢?显而易见,自己的亲儿子们。未来新皇的亲兄弟们,打虎亲兄弟嘛。 

朱元璋的继承者亦即未来的新皇不出意外的话,非多年培养的太子朱标不可。可天有不测风云,不满四十岁的朱标突然撒手人寰,打乱了老皇帝的全盘计划,丧子之痛固然可悲,政治上的阴霾久久难去。下一步的当务之急,自然是重新选定一个新的继承人,可选谁好呢?儿子中固不乏其人,且个个有跃跃欲试之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老皇帝选择了太子朱标的儿子,皇孙——朱允炆。为什么是朱允炆呢?前面也说到了朱元璋的儿子们有材的居多,其中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最为突出,而尤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而又最像朱元璋。那为什么朱元璋不选和自己最像的并且实力最强的朱棣为太子呢。有传言说,燕王朱棣是私生子非朱元璋亲生故而不传位于他。我只能说这是无稽之谈,以朱元璋的精明性格来说,是不是自己的种,他能不知道。如果不是他的种,早就进行了处理,还会让他就藩?还会着重培养他?朱棣的成长与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朱元璋对这个儿子自然也是十分满意的。可就算如此,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他也只能放弃朱棣选择皇孙朱允炆。嫡长子制,虽然有其弊端。但却是较其他办法最为稳妥平稳的一种交接方式。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是太祖)他不能破坏规矩,开这个头,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再来说说朱允炆,朱允炆其才干,虽不如其叔燕王朱棣,但想来守成足矣。朱允炆性格较朱元璋、朱棣来说仁慈懦弱,朱元璋晚年杀伐过甚,到其最后,可能也觉得有点过头了,希望继任之君多点仁慈也未尝不是。至于自己的儿子们,如今的藩王们会不会成为尾大不掉之势,想来朱元璋最后也是想到过的,可他们现在羽翼已丰,自己也是行将就木之人。普天之下也就朱姓藩王的实力可与中央抗衡下,最坏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换了一个朱姓做新皇,仍不失为他朱元璋的种,仍不失为大明的天下。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有个小名叫重八,人称朱重八。明朝从1368-1644共历十六个皇帝,正合重八之数,不知道是巧合呢,还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明朝十六帝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