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学习不等于会思考

独立的思考能力决定心智上限,大部分人都知道要关注自身成长,不断学习知识,可是学的内容都是对的吗?可以作为人生唯一准则吗?有怀疑过学的内容有没有用呢?

我们时常都会被各类教授和各种新知洗脑,习惯了填鸭式的学,思考的环节却常常忽略,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已经跳入了思考的坑!

从外部环境出发,最常见的思维陷阱有以下4个:

1. 循环论证,前提就是结论

你一定听说过,足够努力就能成功,成功就是足够努力,足够努力的评判依据就是有没有成功,但是我努力目的就是为了成功啊。。。这简直就是死循环

2. 以偏概全

经常有人觉得我是这么想的,全世界都是这么想的,我想赚钱大家都想赚钱,其实你一个人不能代表全体人,你只是你。

还有一种是只要怎么样,就可以,办公室的女同事经常说只要你不吃完饭就瘦了,可是我傻傻的坚持了半个月,体重没太大变化啊 。大部分事情都不是单一变量决定的,要全面考量,不能单一判断。

3. 诉诸权威

经常有各类名人言论还有推荐的书籍,经常出版业都会找来各类名人写序,他们推荐了就一定好看吗?

也有很多高新技术,一定要搬出来一大堆的高级理论和使用者感受,不确认真实性就相信。这和古代皇帝吃仙丹有何区别。

4.大家都

全朋友圈都在晒学英语,大家都做的事就是对的,你也跟着学。但是,生活中会用到吗?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技能吗?

逛商场时推销员也常说,这个是爆款,大家都买。可是,大部分人买的真的适合你吗?


谈到批判性思考,哲学家一定是世界上最爱思考的人,苏格拉底就以爱问问题而著称,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被人说的言论,他也一定要问为什么这样想?

生活中,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也不占少数,网络上因为一个转基因能讨论两小时,可我们吃瓜群众并不觉得他们聪明、善于思考,往往觉得好无聊,浪费时间讨论这些还不如看一集综艺节目。

确实,过度的批判性思考会给人刻薄小气的感觉,生活中大部分事根本不需要启动批判性思维,两个人的关系更不是辩论领域;把注意力留在个人精进和个人认知上,学会对自己死磕,对被人宽容。

在他人表达自己观点时,不要急于评判,用宽容性的思维,对不同于自己观点和见解要耐心、包容。在自己面对新理论时,抽丝剥茧,怀疑提问并搜索辨别,最后得出结论,这才是思考的最高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会学习不等于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