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出头的鸟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强调的一点就是含蓄,莫要张扬,有很多的例子和俗语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事也是一样,“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儒家也把“中庸”看做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原则之一,而“出风头”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这大概便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之一吧。所以,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在人群中显得不自信、内向;而做起事来,也常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常常用来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大学课堂,同学们绝大多数都是从后面开始坐起,最后来的人反而只能做最前面——因为后面的位置都被先到的人占满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课堂的提问上面,在中国大学课堂里,能够在课上提问、发言的往往只是少数那么几个人——大学难道不应该是大胆讨论,思想碰撞的地方吗?这事放在国内,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问题,但是大家也都能够理解;可一旦放到国外,就让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教授们困惑了:中国学生课上一言不发,都做最后,还在担心他们不懂,可一考试,前三名全是中国学生!

回过头去看看自己一路走来的往事,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发生在身边的朋友身上,太多太多。我不说别人,就解剖自己。因为不愿出头,不敢争取,吃过很多的亏,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以前总是不假思索的接受了很多看起来约定俗成的想法、规定、纪律;在很多不合理的既成事实的面前沉默了,无声地接受了;在看起来貌似权威的声音面前哑然了;在机会和风险并存的时候,脚步退缩了……到了最后,自认为头脑还比较灵活,却没有任何实质的成绩;自认为还有些想法、有点深度,却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当一个个体存在于群体当中的时候,他的个性必然会被不同程度的湮灭。而一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通常是盲目的、易传染的、不理性的。不要说什么“人多力量大”,对于需要蛮力的场合来说,确实如此,比如拔河、比如战争;但对于需要智慧、需要理性的场合来说,一群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即使其中的个体是高智商的。我其实很佩服那些搞传销的人——抛开传销的非法性不谈,能够组织传销活动的人,绝对是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并且极其精通心理学——你看老罗就知道了——不然,为什么很多陷入传销泥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呢?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集体上课洗脑,在这一连串组合拳的冲击下,个体的理性和智力的抵抗力是极其微弱的。轻者身陷其中不能自拔,重者甚至觉得自己是救世主把身边亲朋好友也拉进传销大队中……这种时候,你跟他谈这是传销、这是骗局,没有用的。惟有脱离那个环境之后,才会慢慢醒悟过来。

说到做一只出头的鸟,我最想说的人要数最近做手机风头正盛的罗永浩——江湖人称老罗,罗胖子。他绝对是一个彪悍的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即是出自他之口——所以他也常常做出一些“出头”的事来。2011年因为西门子冰箱的质量问题,为了维权,他高调的在中国西门子公司总部门前挥锤怒砸西门子冰箱。这在国内,那可是极其罕见的。我想我们几乎都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作为普通消费者怎么维权?大多忍气吞声了事。撇开消费者维权这事不谈,我们有多少人因为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而选择打官司?可能很少吧!大抵不过身边的人劝劝“算了吧”、“忍忍就过去了”;可能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一辈子没进过法院,没打过官司。而在美国,没打过官司的美国人少得可怜。


做一只出头的鸟_第1张图片
老罗砸冰箱的经典宣传画

当然,我所说的做一只出头的鸟,并不是要做一只出格的鸟。前面提到的打官司,并不是要以“打官司”为荣——事实上“打官司”是一个中性词,没有什么好和坏的——而是权益在受到侵害的时候,能不能站出来,能不能不随大流!而这也只是问题的一个表现而已。敢不敢在大家退缩的时候,你能走上前一步;敢不敢大家都在附和的时候,你说一声“不”;能不能在大家不敢承担重任的时候,你来毛遂自荐。

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敢想就敢做,敢做就敢当。这才是做一只出头鸟的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只出头的鸟)